布匿战争是古代欧洲史上少有的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战争,经过先后持续一个多世纪之久的三次布匿战争后,原本强盛的迦太基被毁灭,罗马则逐渐走上了帝国之路。尤其是第二次布匿战争和双方卓越的将领汉尼拔、西庇阿,给后人留下诸多想象空间。
以前看《坎尼的幽灵》的时候,更容易带入汉尼拔的视角,被他孤军深入、纵横驰骋意大利的辉煌战绩折服,自然也叹息他在扎马会战中失利的遗憾以及英雄落幕的悲情,更难免设想过若汉尼拔攻陷罗马城又会是怎样的世界。
可能很多人都对这段历史做过类似的设想,而钦佩汉尼拔的人也多少替他有些许不甘。纵然整个布匿战争过程中不乏偶然因素和运气的影响,但在看完阿德里安·戈兹沃西的《布匿战争》之后,可能就不会再做这些设想了。即使具体历史过程不是这样发展,但对战争态度的差异终究会左右罗马和迦太基走向最终的结局。
《布匿战争》是一部严谨的军事史,在讲述了三次布匿战争的来龙去脉之外,还介绍了对战双方的背景、制度、军队组织形式和兵源组成、对战阵形、主要武器装备等内容,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许多对双方不同时期的诉求、主要人物个性和表现、对战策略、响应等层面的分析,解释了双方的行为、整个战争过程走向以及对后续历史造成的、较为隐含的深远影响。
在最后一章《战争的遗产》中,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又对三次布匿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做了总体分析。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在书末说明,要通过《布匿战争》把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海上霸权争斗和时代背景准确结合起来,要把历史本身理解透彻。
毫无疑问,在刚刚引发争端的时候,双方谁也不会想到、也并没有计划,未来会经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纠缠并改变了地中海世界的格局。阿德里安·戈兹沃西明确指出,对战争态度的差异,是引导整个布匿战争发展过程和走向最终结局的深层原因。
双方对战争态度的差异在于:罗马把战争看作生死之战,以举国之力投入战争,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而迦太基把战争看作利益之争,主要由汉尼拔及其家族率军进行战斗,更希望以和谈的形式结束战争、获得利益均衡。
相应的,双方对战败方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迦太基认为战败只是一时的结果,战败方虽然失去一部分利益,却仍然独立存在,并不永远受制于胜者;而罗马则认为战败方要永远服从胜利方,与其不再是平等的盟友关系,而是胜利方的附庸盟友。
正因为双方态度的差异,导致他们在战争过程中的反应和对对方行为的期许,总是南辕北辙,双方总是拿不到各自满意的结果,结果双方始终在拉锯中,后续战端不断被挑起。
汉尼拔在坎尼会战重创了罗马军队,以为期待已久的和谈马上到来、很快就可以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但罗马就是不和谈、不认输,这就让汉尼拔在战场上的胜利变得徒劳,使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毕竟,“只有当败方承认失败时,征服者才算赢得了胜利”。
罗马把战争当作生死存亡之战、一方被毁灭了才算结束,迦太基把战争当作常规利益之争、认为战场上一方被打败了就能结束了。正因为双方结束战争、对战败者的定位的标准不统一,导致这场战火一再燃起、绵延到更多战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迦太基这一方来看,似乎只有汉尼拔率军对战争采取了主动的态度,并且孤军深入意大利纵横16年,取得了令后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以汉尼拔一人之智、一族之力,对抗罗马举国投入的战争,即便为历史增添一些乐观假设,可能走到这个结局也仅仅是时间问题。其余时候,迦太基多数被动应战,表现平平。
因为迦太基对战争并不积极主动的态度,有部分观点认为,迦太基人就是以商人的本性来对待战争,时刻用利益和亏损来衡量应对。对这种观点应该持谨慎态度。阿德里安·戈兹沃西不认同这种观点。实际上,这种态度并非迦太基人独有,而是当时罗马人以外的地中海世界的常规观点。
只有罗马人把每次战争视为生死之争,并且随着战场上的胜利不断提升了罗马人的侵略性,他们不断对外扩张,最终掌握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罗马确实是三次布匿战争的最终赢家,但是在赢得胜利的整个过程中,罗马也不经意间为自己的未来命运埋下了伏笔。
罗马在布匿战争过程中投入巨大资源,损失了很多兵力,后续持续招募军队并长期供养军队在海外征战,对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军队组成、国家与军队之间的关系及财政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农民群体的衰落、职业军队的兴起等因素,都为罗马共和国的混乱和衰亡埋下了诱因。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在采用历史资料和进行原因分析时的严谨的态度。
整本《布匿战争》中,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对历史资料和观点的引用都非常谨慎,严格考察资料来源,并尽力摈除可能出于历史资料作者个人的立场、观点、偏见等因素导致夹杂在资料中的不可信信息,经过筛选判断后对历史资料和信息谨慎采信。
在分析人物性格、行为、原因、影响等内容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同样保持谨慎的态度,分析不同历史观点的历史依据,找出其合理或者逻辑不通之处,力求结合可信的辅助证明信息,综合给出合理可信的解释和判断,所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也给人启发。
阿德里安·戈兹沃西确实通过《布匿战争》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这段历史。
2022.06.18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