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9月19日,星期四,农历八月廿十一,我的24岁生日,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换个头像,于今晚7点在子衿群开讲《弟子规》
今天的日子对于我来说非常特别,大一去智信阁学《弟子规》也是每周四,雪梅阿姨也在今天会进行素食奉斋活动,本来打算去做一次义工,这既是我纪念王老师的方式,也让我的国学学习有一个仪式感,实在没有时间,不能如周公一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那样庄严,那么就在心中默默斋戒,以最诚恳的方式告诫自己一切全新开始,全新出发。
我想上天赋予这个日子诸多意义,只是为了告诫我:"明亚,请带着使命出发,请坚持自己所做的教育事业,并一直对它饱有情怀,全力以赴。”
创办子衿群,是我大二以来就蕴育的想法,王老师走了后,本想一直做她的事,中间也建过群,但都失败,读过几页书,走过几条路,才定名"子衿"。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希望我自己一直保有谦虚好学的心态,一辈子一直做一名悠然处世的子衿就好,"悠”甲骨文解老人柱杖小心前行,我认为国学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好的拐杖,历经沧桑,却焕发生机,好比姜子牙的扫帚,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不二法门,让我们依着这根拐杖,一生慎独,笃行,立志,谨慎前行。
2,我一直想做一个有思想有特色,有想法的语文老师,之前办公众号也是这样,现在办这个群,阅读这些经典,把大家邀进来,不同专业,不同文化,是希望我们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思想,可以有更多的角度,更多元化,更新颖去解读经典,这样传统文化才可以复兴,璀璨,所以子衿群是大家阅读沉思,交流讨论的地方,之前我大一去智信阁学习弟子规,记得王老师的话,每次来智信阁,就好像洗脸一样,洗去污秽,涤清心灵,子衿群也希望是大家一起修行修心的地方。
3,对此,我为子衿群制定了基本原则和终极追求。
a原则:不发广告,不商业,只做读书人做的事,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b终极追求:用心做教育,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为信仰,推行“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怀揣“敬德爱生”的道德风范,实践“精思力践”的人格。
明亚对待学习和教育一直有信仰,有追求,有原则,有敬畏,只希望自己能以微弱之力,尚取古人浩然正气,借行前人希望之光,以续国学之脉。
下面开始分享阅读《弟子规》的读书心得,思考浅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今天晚上分享的是上海大学出版社的《弟子规》,那么这本书呢,是我的好朋友带给我的,今晚从弟子讲起的是因为弟子规对于我来说是国学的启蒙,可以说是它打开了我对传统文化一扇大门,从此让我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传统文化。
首先我认为他做得好的地方,是在于它将弟子规总序分成22章。并且对每一章呢进行了细致的解说,在每一张背后呢,有阅读,延伸。并穿插小故事,阅读延伸到《论语》,《颜氏家训》。
今天读了《弟子规》就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传统文化当中的八德。这个呢,我将拍成图片,在群里面跟大家进行分享,其实有老师建议我说,他说,弟子规是经不起推敲的书,可能对于文化高深的学者来说,他确实比较浅薄,但是我认为大道至简。所以因为这一本简单的书,我觉得他一是对我们日常行为的一种规范,第二呢,也可以对我们的文化人生,做一个深邃的思考。
其实这里面好多大道理,小时候践行的好,长大了反而忘却丢掉,今天思考的最深的一点是。
作为一个农二代,农三代。我们此生的最大的目标是超越我们父辈的阶层,是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我承认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做的十分不当的地方,我把我的父辈,当阶级差异的对待,没有把它真正理解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句话,叫做我们只是承担了社会的不同角色儿,承担的社会的不同分工,我承认我在我的长辈面前,用颐指气使过,在他们面前又不尊敬的行为过。没有做到真正的"孝"
有很多人解读过"孝″字,今天我想用我自己的一个理解解读,这个"孝″由一个土字和一丿一个子组成
我们每个人都是土地的族系,是大地母亲的赤子,在如今乡村文明衰落的今天,我们热爱自己的故土,不忘自己的来源,回归本真,也许对待父母,父辈,我们有脚踏大地的真实,有无限的依恋,回馈给他们是我们虔诚的心,像尊崇大地母亲一样,因为我们是土地的族系,他们庇佑我们一生,我们依恋他们一生,这种根与脉的关系不可断,永续永存。在如今这个如此浮躁的社会里面,我们经常在外面听到的就是,这是一个拼爹的社会,我一直不认同这一句话,工商农兵,你成为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不重要,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我们从小就要思考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终极问题,我认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创二代,那么这个社会才会真正繁荣,才会真正有活力。
至于孝顺父母,养父母之身固然重要,养父母之心更重要,我一直认为自己也许可以做到孝,但做不到顺,《弟子规》,《孝经》
有牵强附会,愚孝,凝信的地方,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众之,以辩证的态度对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延伸发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