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事,古往今来,一直为众人所议。从择书、鉴书到读书之技巧,再到读书之成效,可谓比比皆是。
然,就像那句老生常谈一样——“为什么你明白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在读书热不断飙升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埋头实干主义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却好似从未读懂?
更有甚者,提出了我读那么多书到底有何用的经典论断,至此陷入读书困境。
其实,回想我们当初拿起的第一本读物,无论是曾经的睡前故事,还是有趣的《十万个为什么》,彼时,谁都是一个合格的读者。
那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变化?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1 读书&技巧
读书需要技巧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选书就是读书历程中一道不小的壁垒。
不少人之所以会失去对读书的兴趣,往往归结于初始的选书之误。倘一开始就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书来读,那结果可想而之,不仅自己读来索然无味,更会丧失关于读书的兴趣。
读书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择书倾向,这是必然。
但是读书也和所有的社会性行为一样,大多数人遵循的依旧是由易而难的过程。一般而言,小说比起一些纯理论的著作,要相对容易许多,且有情节起伏,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择书除了兴趣使然,最好由简入深,徐徐图之。
其次,对于不同门类的书目,确实需要不同的阅读技巧。
若拿读小说的闲适去读哲学,拿读诗歌的苛责去读散文,拿读随笔的随意去读专著,那结果必然是乱麻一团。因为哲学是深刻的,诗歌是浪漫的,而小说是介于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真实,相应的对待哲学应当理性且认真,欣赏诗歌却可以适度放纵,而小说则更需沉沦体悟。
当然,即使是同类型的著作,由于作者不同,其体验也相差甚远。如在哲学门类中,较之黑格尔、海德格尔之流,康德的作品要容易得多;在小说领域,郁达夫有私人小说之嫌,春上村树包含无数的隐喻,马尔克斯擅长魔幻现实,而川端康成则将小说散文化······
因而,在打开陌生作者的书作之前,不妨先去了解下该作者的生平履历。
2 读懂 & 执念
不少人以是否记得他所读过的书作为是否真正读懂书的衡量标准,为此,他在读书的过程中极为困窘,在读后文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忘记了前文,最终战战兢兢读完全文。
还有人认为能够把一本书以读书笔记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是吃透了。
上述的阅读者群体无疑是误入了读书的功利主义歧途,也许他们从开始读书的那一刻,就已经坚定的认为,他们一定会获得什么,抑或他们一定要读出点儿名堂来,因而才会刻意的暗示自己在阅读后,拿出一点儿东西来自证。
从本质上讲,此种心态算得上一种执念,这也是一直以来的教育模式所带给我们的惯性思维,就像解数学题的技巧那样,只要我们掌握了某种规则,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举一反三。也正因这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我们很多人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在无意识中陷入寻找某种规则的怪圈。
读书这件事,实际上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作者为读者创造了文字的空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丰富这一空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用在意别人如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就足以,要学会享受阅读的过程,适当忽略懂得的结果,读书才有意义。
当然,读书也并非全然都是非功利性的活动,也并非完全不需要记忆,对于一些专业知识和科目的学习和研究,此时对功利性的追求,无可厚非。
3 懂得&无知
大学时候,学校安排的一次美术实习是去看画展,其间,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那些展出的作品好在哪里,美在哪里,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当口,陪同的一位美术老师反问了我们一句,什么是好,什么是美?
这话至今仍会时不时在我耳边回想,其实老师当时的那番言语不过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不同,美和好从来都是没有实体的存在,这与“读懂书”这个命题,有着异曲同工的意味。
读者的阅历不同,对于阅读他们的诉求也不尽相同,真正的懂得并非拘泥于那些程式化的东西,读书也并非要严苛的以懂不懂来鉴定其意义所在。
罗翔老师曾说,我们因为无知所以阅读,因为阅读所以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这一层面来看,当我们从书本中体味到千帆历尽的孤苦,识得千种人生万种疾苦,学会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承认自己的无知,便是最大的懂得。
此时我们再来看,为何还是孩童的我们能够读懂书,而随着阅历的增长反而读不懂了。
因为我们期待所谓的技巧。
因为我们有所目的。
因为我们执念太深,非要求一个懂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