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外貌协会的人,但在与人的接触过程中,对于别人的外貌总是有不同的反馈。特别是厌恶有肚腩的人,总感觉这象征着他在生活某个方面的妥协。听过一个调侃,说是没有肚腩的中年人只有三种:一种是搬砖的农民工,赚钱的同时,肚腩也没留下了;一种是花钱健身买身材的人;另一种是像猴子一般的马云,三十年基本没变。
理想中人到中年的教授会是什么模样——肚子肯定不能有,银灰色的头发,简洁西装下透着一股人文气质,儒雅、安静;眼神中透着光,一种出入世的自在,往那一站,对你有特别的吸引力。
这两天学校承办国家会议,见到不少院士、长江学者。不知是理工科的缘故,未曾见到理想中的教授,外貌的因素倒是其次,只是没有见到那种特别有气质的学者,而气质是比较个人感官的事,语言难以叙述得尽。
大学这几年读过几位理工科背景的人文学者的书,看到作者简介时就被深深吸引,对,理想的教授就是长这个样,就是这个feeling!
今天刚读完张信刚教授的《茶与咖啡》,有感于一位生物工程的教授竟然有如此的人文背景,能够对于世界历史和各国文化有如此深入的了解。文中几个问题的互动,让你觉得一个教授不管是对于本专业,还是对于大学学生的教育都有足够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大学之修养》另一本张信刚的书,记录的是在97年一年在香港主持一台广播节目的内容。其中有大量的古典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插入,又可见得这位教授的不务正业和音乐上颇高的造诣。广播内容的随想让你觉得话题的跳跃带来思想的冲击,以及这位通识教授的魅力;《大中东行纪》——去年暑假是第一次读到这位教授的书,工科背景,却写下了人文气质十足的游记,与我最喜欢的作家林达所写游记感觉上都非常亲切耐读,把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因素在旅游途中中娓娓道来。
之所以一直在寻找那些自己理想的教授,其实是拷问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发掘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许,张信刚教授代表着某个答案。
通识教育这个命题太大,而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我们只是需要明白:生活不分专业,看一场话剧,听一场音乐会,做一天NGO的志愿者,策划一次旅行,完成一次读书会,这些积极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不同以往的生活体验。
生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