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刷牙了。”
“不要!”
--------
“幸福,过来洗脸了。”
“不,不要!!”
----------
“幸福,穿衣服,我们要准备出门了。”
“不要,你给我穿!!!”
………………
这位小伙子一连串的“不要”,差点把老母亲的心脏砸出几口老血。
幸福同学最近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自我成长期,我家上演着老母亲和幸福同学的各种较劲和战争,每一个对幸福提出的要求都被毫不犹豫的“踢”回来,亦或是小主终于答应了我要他做的事,但一转眼他早就把要做的事丢在脑后自我陶醉去了:
拿着牙刷当棒棒糖;
站在洗脸盆边要么一动不动,要么肆意的玩水;
要穿的衣服丢在一边做树懒状;
…………
老母亲虽然是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努力做到不指责不评判,但一次次的挑战仍然让我有股想要“河东狮吼”的冲动。时刻都要和这样一个家伙过招,过分的是他还不按套路出牌,最后导致很多沟通无疾而终,只能靠老母亲心中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时,我的内心阳光指数也从晴天变成了多云,最后变成了大阴天,眼看就要请雷公电母出场了。在这个阴云密布的氛围里老母亲眼中的幸福不再是之前那个开朗活泼,体谅他人的娃,而是一个各种不懂事和满满一身叛逆的熊孩子。
也许在之前对孩子有了太多“应该”的预设:应该懂事,应该体贴,应该理解人;当孩子开始做不到这些应该,一副“不懂事,不配合”的有色眼镜让我开始选择性注意孩子的各种不足。
那选择性注意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即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与接触信息。换句话说你只能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东西——这是心理学中“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关键机制,你发出一个预言,为了维护这份自恋,证明自己是对的,你的注意力便集中在符合你预言的信息上,忽略不符合的。
在这样一个负向预设的前提下,家里沟通的画风变成了:
“幸福,你不应该这样。”
“幸福,你这样做让我很麻烦,等会儿我还要打扫。”
“幸福,你能不能配合一点,你觉得你这样做合适吗?”
……
各种提醒、指责、说教和质问伴随着全家人的不快被高频次的发出,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次次的提醒和说教能够让孩子明白是非、懂得规矩,担心如果提醒不到位他会越发的不为他人着想,越发的不懂事。
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
好像除了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每况愈下之外,也让我愈加的身心俱疲,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个无比沮丧、郁闷、不知所措的小幸福。
“Stop!”我决定先放下现有的沟通方式,试着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
想象当自己处在一个时刻都要被教导、被指责的环境里,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被人说教和指出错误时,那该是多么令人压抑和挫败,除了不知所措之外,也只能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用更强烈的反抗和叛逆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是有存在的意义的。那一刻,虽然身处家中,“心”的房子却是孤独一人,而且门外还都是各种指责和否定的声音,所以孩子也只能选择把心门关上,我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开心,这个家让我一点都不开心!!!
这种看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的魔力,一下子将我这位老母亲从看到孩子的各种问题中拉了出来,这份觉察让我想到了孩子的叛逆只是来自于他的自我意识再次发展,只是孩子在努力地想要做自己,这并不是需要改正的错误,这多么难能可贵需要保护;这份觉察也让我想到我不能只看到孩子的不配合,我还需要换一双眼睛看待他,这双眼睛要努力去发现孩子他难能可贵的优点和特长,即使再微小也不能放过。
“幸福,谢谢你听了妈妈的意见,吃面包前去洗手,这样我就不用担心你生病了。”当我把这个日常的行为变成一份肯定和感激说给幸福的时候,那个阴霾了许久的大眼睛突然瞪着我愣了一下,然后满心放松的去享受他的加餐时间。
“幸福,妈妈看到你快速的穿好了衣服准备出门,这让我好轻松呀,我可以把时间用在准备出发上。”当我一次次努力的去看到孩子“微不足道”的“懂事”,一次次关注到他们“应该”的配合和“理所应当”的听话后,我和孩子的场域好像有了微妙的变化,那种氛围不再是紧张的,里面有了些许的轻松;不再是敌对的,仿佛多了对彼此的理解;不再是郁闷和沮丧的,好像有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们的关系。
就这样,当我把目光从孩子“应该”的懂事上调整到对孩子放下“应该懂事”的期待,并变换一个看待孩子的角度时,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因为老母亲看待问题的角度变了,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换个角度看孩子,那个“叛逆”的孩子同样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