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关灯睡觉,儿子立马喊起来:“讲故事!讲故事!”
我示意儿子躺下,安静地等待。
我决定给儿子讲讲《资治通鉴》里面的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撰写的。他的本意是想让宋朝皇帝从历史中找到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我盘算着,《资治通鉴》应该不止是对后代皇帝治国理政有用,也应该对我们这些普通人建设家庭有用。
虽然我们的一生缺少波澜壮阔和跌宕起伏,常常是平淡无奇和徘徊底部;可是我们对强大、富足、美好、幸福的人生也心向往之。同时,我们也需要在面临诱惑、困境、道德、风险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家庭建设,无非是住房、衣食、医疗和教育等。而教育又是其中的关键,因为教育的成败几乎预示着家庭的未来发展空间。我们在教育子女上费尽心血、掏心掏肺,只是希望助他打通攀登上层、成就一番事业的道路。
《资治通鉴》提供的大量上层人物故事,既可以让我们看清楚上层人物的真实样子,熟悉他们的奋斗困境和危机,又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形成新的价值观。
所以,我想给儿子讲讲《资治通鉴》。虽然我明知实力不够,但作为父亲,我必须去做。讲给孩子听的故事,我不想借助于机器,只想借助于我的嘴巴、大脑和心。因为我想与孩子情感相连和心心相印。
儿子早已静静地躺在床上。
我打算给他讲《资治通鉴》里的第一个故事,三家分晋!
智宣子怎么都不会想到,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决策,最终让智氏一族全部被灭。
当初,智氏发展成晋国六大卿大夫中最强大的一支,是极有可能取代姬氏成为晋国的新主人的。若智氏不被灭族,晋国就很难被赵魏韩三家瓜分。而统一且强大的晋国,就很难给秦国一统天下的机会。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我就不胡思乱想了。
智宣子做了什么错误决策呢?他选错了继承人。当智宣子决定选智瑶做继承人时,是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并且意见还非常大。
族人智果见智宣子想要立智瑶做继承人,就立马向他劝谏,说:“不如立您的另外一个儿子智宵吧!”
智宣子脸色凝重,不作回应。
智果接着说:“智瑶有五个方面比他人优秀,但有一点不好。五个优秀的方面是长得一表人才,又精于骑射,还多才多艺,还能文善变,性格还强毅果敢。可是他这个人不仁义。如果有如此好的才智,却没有仁德之心,就会通过强力去驾驭别人,那谁受得了呢?如果您立了智瑶,智氏一定会被灭族。”
智宣子非常生气,站起来拂袖而去。
智果感觉很失望,为了避免祸端,他就找太史公重新登记,改姓辅氏,脱离了智氏家族。若干年后,智氏被灭族,只有智果这一分支得以幸存。
当智宣子去世,智瑶继位,智瑶也继续掌握着晋国的执政大权。
有一天,智瑶与韩康子、魏恒子在蓝台宴会。在宴会期间,智瑶居然屡次戏弄韩康子,还侮辱韩家的总管段规。这是不是就是智果所说的智瑶不仁义呢?
当然,智氏一族也有人很担心,担心智瑶做的蠢事会给大家带来危险。所以,当智国听说后就连忙进谏到:“激怒对方而不小心提防,恐怕要大难临头!”
智瑶还很得意,根本就不相信智国说的话:“什么大难?我就是大难,我不给人大难,谁还敢给我带来大难呢?”
智国语重心长地说到:“恐怕不是这样的吧!《夏书》中说:‘一个人屡次冒犯他人,结下的冤仇不在明处,不能因为看不见就不加防备。’君子能在小事上谨慎才能没有大患。今天主公您在一次宴会上就同时羞辱对方君相二人,让他们蒙受耻辱,您还认为他们不敢报复,恐怕不大妥当吧!就连黄蜂蚂蚁都能害人,何况对方是一个强大家族的族长和总管!”
智瑶置若罔闻,完全不把智国说的话放在心上。
有一天,智瑶想出了一条“捷径”,可以毫不费力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他先向韩康子索要一座城池。韩康子听后非常生气,坚持不给智瑶城池。韩家总管段规冷静地规劝到:“智瑶贪图利益,并且刚愎自用。如果我们不给他,他一定会兴兵攻打我们。我们不如给他,他得意忘形之后,一定会如法炮制,再去找其他家族索要城池。如果别人不给,就会发生战争,到那个时候我们再见机行事。”韩康子也冷静下来,觉得段规说的有道理。于是就送给智瑶一座一万户的城池。
智瑶听到韩康子答应给他一座城池的消息时,感觉自己获得了一场大胜,非常得意。马上就如法炮制,再找魏恒子索要一座城池。
魏恒子听后也非常生气,准备拒绝智瑶。魏家的总管家任章问到:“为何要拒绝他呢?”魏恒子说:“他无缘无故向他人索要城池,我当然不能同意。”任章却想得更远。他说到:“智瑶无缘无故就要别人的土地,其他人肯定都会畏惧他。如果我们给他,他就一定更加骄横。他骄横就会轻敌,而诸家大夫也会因为畏惧他而变得亲近。我们以相互亲近来对待轻敌的智瑶,我看智瑶的命也不长了。《周书》上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公你不如给他一座城池,让他骄横,然后我们就可以选择联盟来对付他了。干嘛非得今天独自一家来跟他翻脸呢?”
魏恒子觉得很任章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也送给智瑶一座一万户的城池。
智瑶看到魏恒子也同意了,就更加得意了。接着就找赵襄子索要城池,还点名要两座城池。没想到赵襄子直接拒绝了。智瑶勃然大怒,立马拉着魏、韩两家的军队一起来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逃到了晋阳。智、魏、韩三家军队就包围了晋阳。攻打了两年,也没有攻打下来,因为晋阳人民宁死也不向智家投降。
智瑶这边想到引水灌城的方法。智瑶带着韩康子、魏恒子视察水攻的战况,智瑶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攻可以亡人之国啊!”听了这话,魏恒子用手肘碰了碰韩康子,而韩康子也轻轻踩了一下魏恒子的脚。
视察完水攻战况之后,智瑶的谋士絺(chī)疵(cī)对他说:“韩魏两国必然会背叛!”智瑶摇了摇头,不相信絺疵。絺疵继续说:“这是事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借助韩康子和魏恒子的兵进攻赵国,赵国被灭后,下一个轮到的就是韩魏两家。以前我们相约灭赵之后,三分其地。现在用水攻赵国城池,眼见赵国就要投降,但是他们两人都面无喜色,反而忧心忡忡,这不是要背叛,那会是什么呢?”
没想到,智瑶第二天居然将絺疵的原话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恒子,韩康子和魏恒子被吓破了胆,连忙说到:“这是敌人的离间计,是要让主公您怀疑我们,然后好放松对赵氏的攻击,好让他们得以逃脱。我们怎么可能对马上就要到手的地盘不动心,反而要去图谋反对您呢,去做那些充满危险并且还办不到的事情呢?”
智瑶放走了韩康子和魏恒子,而絺疵马上就走了进来,他质问智瑶怎么将他说的话跟韩魏二人说了。智瑶说:“你怎么知道我跟他们说了?”絺疵说:“他们走出去的时候眼睛直直盯着我看,然后又快步离开,我就知道他们的心思了。”但是智瑶并不听絺疵的建议。絺疵为了避免祸端,也就借机出使齐国,开溜了。
形势已经非常不利于赵襄子。于是,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出城去见韩康子和魏恒子二人。张孟谈见到二人之后就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的道理,今天智瑶率领韩、魏攻赵,赵亡之后,就轮到韩魏了。”韩康子和魏恒子则说:“我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就是怕事情还没有办成,就遭到泄密,反而招祸。”张孟谈说:“谋出于你们之口,入于我之耳,有什么不放心的?”于是,他们就达成一致,预定起事的日期。赵襄子派人深夜杀掉守堤的士卒,把水引到智瑶的军营。智瑶军营大乱,韩、魏两军分别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赵军从正面攻击,智瑶军大败,智瑶被杀,智氏一族全部被灭。
再过两代,到了他们的孙子辈,赵魏韩三家就约定瓜分了晋国。
以上就是三家分晋的故事。故事的重点不是赵魏韩三家如何瓜分晋国,而是赵魏韩三家如何消灭智氏。智瑶自以为聪明,很难听取他人不同的意见,不会通过仁义来管理家族,而是通过强势来迫使众人服从,导致内部不能服众,外部到处结仇。羞辱他人是不仁义,强取豪夺也是不仁义,还不能预防风险,最后只能是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