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一)
文/李现风
2022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两个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读书笔记一:
2022年1月30日星期日
前情与导读
1.蛤蟆先生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惹出不少的麻烦和笑话。他的朋友们决定出手相助,其中包括智慧又威严的獾、关心朋友但有点絮叨的河鼠,还有体贴善良的鼹鼠。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督促蛤蟆重视这个问题,并带去接受心理咨询。在故事的最后,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在蛤蟆心中,一些变化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2.在故事的最后,经过与咨询师苍鹭的十次面谈,在蛤蟆的心里,一些变化终于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2022年1月31日星期一
第一章整个人都不太好
3.河鼠也确确实实在照顾鼹鼠,可即便拥有了河鼠这般的友谊和善意,鼹鼠还是不满意,他宁愿河鼠不要总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有关系。
4.鼹鼠很难说出他的感受,他感到几乎没法做自己,因为他总活在河鼠的影子里;要是他们去划船,河鼠总会说鼹鼠划的不对,比如拿桨的姿势错了;等把船停好了,河鼠又会检查缆绳,确保鼹鼠系对了绳子,还雷打不动地非要把绳子在柱子上在绕一圈。
5.屋子里面是他从未见过的有史以来最悲伤地蛤蟆。蛤蟆的大眼睛半睁着,神色黯淡。他总爱在家穿的板球毛衣上沾满了食物的油渍。还有他的灯笼裤,以前总那么合身,此刻却像两只装土豆的麻袋一样从腰上松松垮垮地垂落。
2022年2月1日星期二
第二章挚友前来相助
6. 鼹鼠意识到,蛤蟆脏兮兮的样子背后,是精神和内心经历的重大变化。
7.蛤蟆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我就不赘述了,可他骨子里是软弱、不安分的。一直以来,总有朋友给他忠告良言,明确告诉他该做什么。可一旦少了这些朋友在身边,他便由着自己的性子,被愚蠢、病态的念头穿着鼻子走。
8,鼹鼠和河鼠被獾的积极态度和决心给打动了,三个好友手挽着手,獾在中间,目标明确地一齐向蛤蟆庄园迈进。幸运的蛤蟆!援手就要来了。
2022年2月2日星期三
第三章初见咨询师(第一次咨询)
9.他们把蛤蟆将要面临的凄惨前景讲的明明白白,用能言善辩的獾的原话说,这些坏事都将降临,除非蛤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10.咨询师说:“你的朋友们想让我给你做咨询,以便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想得到帮助,为的是让他们高兴。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们才是我真正的来访者。”
11.苍鹭站定了,直视他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能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2022年2月3日星期四
第四章抑郁的原因(第二次咨询)
12.可要说蛤蟆从第一次面谈中学到了什么,那一定是这个道理: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最好尽快“长大成人”。
13.很多打击我都挺过去了。真正让我受伤的是我回家后,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太可怕了。
14.所以当我说一个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时,我是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
2022年2月4日星期五
第五章成长的寓言(第三次咨询)
15.但在咨询的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的全身心的关注。蛤蟆发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至于他有没有这样对待过别人,也得打个问号。
16.不知怎的,苍鹭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渐渐地,他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这样做。换句话说,蛤蟆开启了学习模式。
17.如果我告诉你什么是儿童状态,就得切换到老师的角色去。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一个地方就是,老师用讲解模式,而咨询师用倾听模式。如果我能成功教会你理解“儿童自我状态”,你就能用这些概念来探索自我和你个人的经验了。记住,能实践的理论才是最好的理论。
18.“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2022年2月5日星期六
第五章成长的寓言(第三次咨询)
19.
20.人们进入儿童状态之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21.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这些调整,就像原子核一样,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当然,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其他事件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
22.弗洛伊德曾说,“本位所在,自我相依。”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