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不会用那些很专业的词句,我就是坦诚把我个人经历拿出来当实例分析。孩子在没定性之前经历的事情会影响他/她的一生。
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那性格是怎么形成的?是在儿童对周遭一切都是朦胧的时候吸收进脑子里的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就是后来三观的底色。
这也许就是“命”,在他/她还没有选择权利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了。而这又是不得不走的路,因为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经验、资源,永远不会有独立意识,这就是“三分注定”。
只希望家长能为孩子把这“三分”画好。不求添彩,至少不要添乱。
看到这里,那么希望家长做到这些我没有得到的:
不要总拿生养之恩说事 “ 你是我生的,你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我的,所以你要听我的 ”
平等,不要把你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她/他是独立的个体,她/他也不是故意要吃你的穿你的用你的,怪孩子,那你干嘛随随便便就把我生下来,生了,你总得负责吧。不要把孩子当作完成你未完成志向的工具。
老说这话,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我是外人“的想法。因为你的面目表情、说话语气都让敏感的他/她感到不安,而他/她又处在只能依赖你的儿童期,他/她只能想办法”保护自己“,让自己不被嫌弃,不被遗弃。
他/她会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再敢提要求,不再敢撒娇,不再敢说话。甚至会希望自己是个孤儿。
长这么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没有向父母撒过娇了,只会对很好很好的几个朋友撒娇,而这都很少。每次看到弟弟对父母撒娇的时候我会装作很霸道很无所谓很不屑的样子,然后走开去”忙事情“,在那我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每次找父母拿生活费我心里都特尴尬,特无奈,觉得自己真是太垃圾了,有求于人便不能惹他们生气;
不能真的发脾气,我发脾气方式就是沉默,然后父母会觉得这孩子怎么什么都不说,这样挺好的,他们会认为是我的问题,我不会说什么原因,有意识起我从来没有抱怨过父母对我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怕打破这个模式之后大家都尴尬。
特别没有安全感,怕鬼,初中几年睡觉一直是蒙着头的;高中住宿之后好多了,因为宿舍人多,就不怕了;然后在家睡觉床上一定要放很多东西,书、笔、多余的被子、两三个枕头、耳机各种,放在床四周,放越多睡得越安稳。然后我想象力特别丰富,很小时候开始就晚上睡觉看到东西影子就想七想八,特害怕。
所以,我跟父母不亲,就是简单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没了。我情感冷漠,比较冷血,但是我也会同情那些真的需要同情的人,我习惯了“当弱者”、“上赶着受苦”、“顾影自怜”,呵呵。
但是我还是感激我的父母,他们尽他们所能让我成长了,我没有资格苛责抱怨什么,所以这就是“三分注定”,没什么可无奈不爽的。
不要让孩子受到不合理的挫折。一旦发现要马上把“奖励”补给孩子。
这里不多说就讲一件事情,自行领悟。
小学三年级在B省上的,然后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有奖活动,参加一个游戏项目过关了就有一张写有“奖”字的小方纸,集齐几个就能换xxx,集的更多就能换更好的东西,动物橡皮擦啊、精美本子啊等等。
然后我就踏踏实实的去玩,看见兑奖区排着老长的队,一同学就拿着一两个奖就去换,还问我说怎么还不去换,我应该是回他说等下。
后来我就喜滋滋的拿着几个“奖”去换,到我的时候,我把”奖“递过去,那一个女老师很温柔的对我说“小朋友,现在只剩下这些了”,拿着一根绿色的彩铅给我说“这个可以吗?”。
呵呵呵,那时候我扫了一下桌面,“啊,好”。
回去的路上,我木讷着表情,行尸走肉般地走着,手却是死命地抠着那根笔,绿色的我记得很清楚,抠的一片狼藉,还想着扔了。路上好像还有哭。
回家后父亲知道了说“没事,不要给我用好不好”,不管父亲安慰什么都没用,也许当初如果父亲替学校奖给我一堆东西可能会破涕为笑。
小孩子嘛,只在乎有没有实质的得到东西。跟孩子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到现在为止,只要是有保质期的东西到我手里,会马上吃掉,放在肚子里我才安心,哈哈。吃东西、用东西,我都是先把好的干掉,再干小的。
怕夜长梦多。
不可以毫无原则要啥买啥,也不可以什么都不买。
必需的东西一定要买,不能买的要跟孩子讲清楚为啥不买,怎样才能买。
对于小姑娘,芭比娃娃这类小女生的玩具一定要给她买。可以让她意识到女孩子要漂亮,让小姑娘有小女孩的细腻,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假小子”了。
在她还小的时候,你要是不给她个参照物,她不知道朝哪个方向长,那长大了没“女人味”你怪她吗。
而且,这个补不了,错过了儿童期就没机会了。
亲身经验,我小时候家长没给我买芭比娃娃,没有这种女生玩的玩具。
现在长大了,我就想自己补回来,然后我就买了本封面是芭比娃娃的本子(芭比娃娃太贵了买不起唉)。
买之前挺激动,买完了又过了几天就觉得挺幼稚,小女生玩的东西。
而且,一直心心念念的那种“得到手会有的的满足”的感觉(执念太深)突然就没了,只留一地懵逼和空虚。
然后我懂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破镜不可能重圆,遗憾就是遗憾,你再怎么弥补也无济于事。
翻篇吧,将来蹭女儿的玩玩就行了。
孩子主动要求得到什么东西,绝对不可以不给期限、要求,一味地说“再等等看”。
对于孩子要求的东西,要告诉他/她什么时候怎样才会给他/她买,给点希望,不要让孩子绝望,觉得父母靠不住。
在S省上的初中,校服四套穿了四年,自行车骑了五年半。
从初二开始就要去再买校服,裤子短了,冬天漏出一截袜子,骑自行车特尴尬,然后母亲说,”没事,就漏一点“;
我心想那我明年一定要换,到了明年, ”撑撑就过去了,就露一节嘛,省点钱,我们赚钱不容易“;
OK,我有点死心了,初四就随便讲讲 ,”马上毕业了,别买了“。
校服从我从最初的各种难受,到最后各种死心麻木无所谓、不再在乎形象。我已经不知道当初是为什么死心了,不好意思老和父母讲吧,校服算个什么事啊。
还有那骑了五年半的小车,骑了大概两年多的时候状况百出,掉链子、然后螺丝松了骑起来一路“嘎嘎”、“况且况且”,弄紧了骑几下又松 、刹车“嘶—”、爆胎、生锈、坐垫破了。
轮着来,这个好了那个又出事,后来好不容易车头散架,竟然还能被我妈牵去修好......
骑着破破的自行车,穿着短十几厘米的裤子,最初还遮遮掩掩一路难受,后来虽仍是难受却也有点豁出去了。
但还是计较的,因为我总是很晚去学校,却全校前几个出校门。心也是好累。让我感觉,低人一等。
那时候真的是,给我的心灵造成一万点伤害!
万幸走过来了,给我的影响就是,更在乎东西是否实在实用,不会随便买东西,因为预算就那些,只挑“贤惠的真爱。”
但这种紧巴巴的日子过得真得憋屈,一个女生活得这么糙也是够了。
所以要努力赚钱!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吃吃、玩玩。给孩子长见识。
不要只忙工作,就把孩子扔家里给老人带或者不带他/她出去看看,就这样当甩手掌柜。
你希望你孩子以后怕生、自闭、没见识目光短浅、乡巴佬,那你只管那么干。
这个不想多说,因为我父母工作不易没时间,没什么可抱怨的,我现在也自己出去走走看看,不会再寄希望于父母了。但几年前真的是瑟缩乡巴佬样。
希望看到这里的家长,帮孩子走上路,你要是有能力就先带带他/她,别让他/她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走得太辛苦也会走弯路。
有能力的话,尽量不要带着孩子颠沛流离,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我不知道是把孩子放老家当留守儿童“安稳”好,还是带在身边感受亲情“颠沛流离”好。
我本人转了可能有十三四个学校、三个省,有一个学校就上了一上午就去别的地方了。
老是变换环境,使我没有什么发小、好朋友,让我交际能力很差,每次一熟悉就要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让自己从心底接受融入进去很费时间。
刚熟悉的朋友又分别,多几次这样的经历就会很累,没有足够的激情和时间去交际,不想交朋友,反正最后不都是要走,反正都是匆匆过客。
交际疲劳了。
写这篇文章,就是真诚希望家长注意点,让小孩童年过得舒服点,将来他/她开开心心的,你也开开心心的。
OK,这么长谢谢您耐心看完了,祝好运。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