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些杰出人物,艺术天才都并非是天赋异禀,与生就是杰出,就是天才。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作者就为我们解释了优秀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刻意练习而已。通过本书,解答我以下三个方面的困惑:
1.为什么10000小时是不科学的,原因在哪里?
2.什么是刻意练习,它与传统练习的区别在哪里?
3.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刻意练习这一方法呢?
Part01 10000小时怎么就不靠谱了呢?
曾经一度“10000小时理论“让我奉之为真理,觉得就如成语铁杵成针、水滴石穿一样,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下的功夫不深,吃的苦不够。而翻开《刻意练习》的前几页,看到书中提到10000小时理论不合理时,顿时我的三观就变得摇摇欲坠起来。不信邪的我,下定决心探个究竟。
作者是这样来解释10000小时不靠谱的。
1.并非每个专业领域的练习习得时间和练习时间并不存在10000小时的最低值。比如优秀演员的练习习得时间为3500小时。
2.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虽然天分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也会有所助力。
3.成果与练习时间并不成正相关,其中需要取决于练习的方法是否有效,如果只是日复一日的进行机械性的操作,即使达到10000小时的时间目标,也无法成为专家或杰出人物。
Part02 何谓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练习方法中的一种,也是被多次验证后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前,作者还解答了大多人练习无效的原因正是因为缺少明确的目的。但是单单有明确的目的还是不够的,要想通过练习有效果,需要两点:
1.想要练习的技巧所处的行业或领域已经得到了合理的发展。
2.更要有一位在练习技巧方面擅长且会布置作业的指导老师。
这两点就是刻意练习与传统练习之间最明显的差别。
比如到艺术类,音乐、画画、拉小提琴。或者是体育类,跨栏、游泳、篮球等等,这些领域都是属于刻意练习的范围,有合理的发展且有很多指导经验丰富的教练。
除了与传统练习有清晰的两点界定以外,以下的六个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对“刻意练习”的理解更全面。
1.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有特定明确的目标;
3.是训练者有意而为之,主观性的;
4.训练有反馈,有改进;
5.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6.有心理表征;
在这些特点中,第5,第6个特点会不太容易理解。而这两点对于理解“刻意练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就涉及到对大脑研究了。只有理解了大脑在刻意练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让我们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富有技巧。
那么,怎么理解“发生在舒适区之外”呢?
对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伦敦出租车司机”的例子。伦敦由于地理和建筑结构布局的原因,所以街道特别的错综复杂,就连具有高科技的导航仪也拿它无可奈何。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因为独特的记忆方法,则发挥出巨大的价值。但是想要成为一名伦敦的出租车司机,考试难度非常大。为了弄清楚考试通过人员与未通过人员之间的差别,研究人员对他们的“海马体”(一种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大脑部位)进行测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考试通过人员的海马体与未通过人员的海马体相比要大很多。这说明,大脑的结构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发生改变的。但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刻意训练来增加大脑的负荷量,就会让大脑进入“不舒适”的状态,但是大脑是具有适应能力的,所以随着负荷量的不断增加,持续性的进行练习,慢慢大脑就会适应这种强度,而刻意练习则是要不断的突破“舒适区”,不断的调整大脑适应性。
第二是心理表征,简单的来说,就是当你听到一个概念时,大脑就会迅速思考与概念相对应的心理结构。就比如,当你听见有人在说“狗”这个动物时,如果你见过狗,脑海就会迅速的浮现出狗的样子。但是如果你没有见过狗,你脑海联想到的画面就会是千奇百怪的事物了。
心理表征是将杰出人物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在“盲棋大师”的例子中,作者解释了象棋大师与象棋业务选手之间技艺最大的区别就来源于:大师在落棋子时,着眼的整盘局,他会考虑到之后的数步棋应该怎么走,对方可能会怎么应对他的招数,这是大师的心理表征。而业务选手,看的是眼前的招数,是每一步的棋局走势,着眼于当下。
Part03 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作者用美国海军著名的“王牌计划训练”的例子,来阐述了刻意练习的原则如何运用于实际。
刻意练习原则:
1.明确高绩效的练习目标
2.寻找到相应领域中的专家、高手或者经典书籍
3.找出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背后的原因所在
4.要专注且不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
美国海军正是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从以前“击落9架战机但损失10架战机”的成绩提升到“每损失一架战机就击落12.5架战机”的成绩。
当然,作者也预估到,并非大多人都是身处于专业领域的。所以,当存在这种问题时,我们仍可以灵活的运用练习原则。那么怎么灵活运用呢?边学边干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比如一个叫“蓝色兔子”的公司,在训练销售人员时,就因为没有集中固定的训练时间,所以在运用练习原则时,采用的是边学边干,通过反复演练找出差距,再由金牌销售进行指导反馈,同样也能达到高效的练习目标。
除了像上述在工作场景中运用刻意练习外,其实在生活中也是可以运用起来的。
在生活中,通常遇到的情况是,自己想要在兴趣爱好方面可以精进,比如弹钢琴、健身、打排球等等。相比于在工作中刻意练习,生活中的刻意练习的局限不是在缺少具有已经合理发展领域,而是寻找领域中的专家。作者给出的建议是:
首先,还是要尽可能去寻找所处行业中的专家或者老师。而且找老师时要注意,并非技能精通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而是要找有教学方法的老师最合适。
其次才是去寻找相关的视频、书籍等学习资料。
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训练者通常都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投入与兴趣度降低,不够专注。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使用笨办法:投入和专注至关重要,不要半途而废。
2.进入瓶颈期。跨越瓶颈期的方法就是提高绩效目标、转变训练方法或者是针对弱点进行练习。
3.当感觉自己失去动力时,要回想下自己的初衷,或者用激励的方法来提高自我动机。
《刻意练习》一书是我利用上班坐公交车的碎片时间看完的,看此书的初衷是因为最近报名了钢琴班和健身班,不想再重蹈半途而废的覆辙,所以希望在书中寻找到有效的技巧和坚持的答案。技巧已经掌握到了,接下来就是得对自己的兴趣仔细策划下“刻意练习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