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国华
根珍家住在河西村。她从小就讨人喜欢,到了出嫁的日子,远远近近的七大姑八大姨、同学、朋友们赶来送嫁了。
根珍不是自由恋爱。媒婆走东串西为根珍物色对象,找个老实的人,爹爹又怕女儿嫁过去跟着吃亏; 找个调皮的人,妈妈又怕女儿被女婿卖了还帮着数钱; 根珍对自己的婚事一点也不操心,她说:爹妈说怎办,我就怎办。
后来,媒婆就帮根珍物色了一个河东村的小伙子,小伙子叫秋喜,秋喜长得一米七以上的个头,关键一点的还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听说还有可能转事业编制,拿上事业单位的工资。几番交往下来,秋喜表现得知书达理,根珍的爹妈喜上眉梢,根珍也自然心甘情愿,双方就确立了婚姻关系。
入秋后,到了根珍出嫁的好日子,爹妈为女儿精心准备了好几担嫁妆,花花绿绿摆满了堂屋。女同学们一进门就叽叽喳喳地说开了:红绸缎的被面真好看,摸起来既干爽又光滑。有一位同学抢着说:红绸缎配根珍真是好东西配美女。又有同学啧啧地称赞说:搪瓷脸盆、塑料热水瓶上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媒婆咧开宽宽的嘴巴笑了,得意地说:托熟人在县供销社买的内供货。
村外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根珍的小老弟乐哈哈地跑进来通风报信,说:秋喜姐夫推着一辆戴着大红花的自行车,带着不少人来迎亲了。根珍的女同学们闻讯就堵在门口,不让迎亲队伍进门,成心要考一考秋喜的智慧。
河东村来娶亲的秋喜只得低眉顺眼地求众姐妹高抬贵手,口中说:妹妹们好,让我们进去。有一位热辣的女同学接嘴说:我们可比根珍年龄大,快叫姐姐!秋喜又甜言蜜语地说:姐姐们好,让我们进去。根珍在房间里听到同学们为难新郎官秋喜,心里又急又羞,两颊泛起绯红。妈妈最懂得女儿的心思,一边帮女儿盖上红布盖头,一边轻轻地说:我去请新姑爷进门。
妈妈抓了一把喜糖出来,往每位同学手中塞上几颗。姐妹们一分神,秋喜就趁机从人缝中哧溜一下进了堂屋,引得围观的七大姑八大姨发出一阵嘻笑声。
根珍家早早准备好了传统的婚嫁早点——面条和鸡蛋。面条寓意顺顺利利,鸡蛋寓意圆圆满满。迎亲的和送亲的人,每人吃了一碗面条加二颗剥了壳的煮鸡蛋,就在吹吹打打的音乐声中上路了。
河西村走河东村不远,中间要跨过一条河,大概七八里路程,不用一个小时就能顺利到达。
以前二个村子之间没有河,后来兴修水利就挖了一条人工河。过河就得坐渡船。有一次河西村人过渡翻了船,全村人闻讯后跑来抢救落水人员,一位丈夫跳下去救妻子,妻子见长得牛高马大的丈夫来了,心想肯定有救了,便紧紧地拖着丈夫的双手不放,结果双双溺水而亡; 一儿子冲下去救母亲,母亲见儿子年小体弱,由于担心儿子的安危,反而用手去阻止儿子施救,聪明的儿子就用头部顶着母亲的身体脱离了湍急的深水区,救了母亲。后来,政府就修了过河的木桥。
秋喜高高兴兴地推着自行车往前走,自行车后座上坐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后面婉蜒地跟着挑嫁妆的男人和送亲的女人,媒婆夹着一把象征身份的雨伞走在队伍的中间。
快上桥时,对面也走来了一支吹吹打打的送亲队伍。秋喜和根珍心里想,今天真是好日子,结婚都碰上赶趟的。
媒婆急急忙忙地赶过来对已经走到桥中段的秋喜说:停!停!今天撞喜了!秋喜对媒婆说:这叫喜事成双,我们按交通规则靠右行走,撞不上。媒婆一脸神秘模样地说:撞喜不好,家败人亡。秋喜在农村算得上知识分子,平时看不惯捕风捉影的一套,回答媒婆说:胡说,这是封建迷信!根珍的七大姑八大姨围拢过来说:哪要怎办呢?媒婆高深莫测地说:办法有!什么办法?快说!七大姑八大姨急了。媒婆说:只要让我们的新娘子比对面的新娘子高,就万事大吉!说着,媒婆就往根珍的屁股下垫进了红绸缎被面包着的八斤大棉被,新娘子一下子就比原来高出了不少。七大姑八大姨高兴地说:还是媒婆姨妈有主意。
对面的队伍也停在了桥中段。新娘子干脆站立在自行车后座上,比根珍高出了很多。
根珍的七大姑八大姨急了,叫根珍踩立在红绸缎棉被上,媒婆还嫌不够高,又叫同学们麻利地拿来搪瓷脸盆和塑料热水瓶,全部顶在根珍头上。
秋喜回头一看,自己的新娘子就像一个踩高跷演杂技的演员,站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既滑稽可笑又一本正经。
一阵河风吹来,根珍身体摇晃,踩立不稳,加上红绸缎无比光滑,脚下一个趔趄,扑通一声从自行车上摔入了河水中。七大姑八大姨、媒婆、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秋喜急得大叫一声:根珍,我来救你了!一把甩开自行车,也扑通一声从桥上纵身跳入了河水中。
出事了!出事了!二支送亲的队伍像炸了锅一样,人群纷纷涌向河滩边。
根珍生长在河边,从小跟着父亲在这条河里捕鱼捉虾,深谙水性。跌入河水中后,被水一激清醒了很多,正在懊悔自己盲目参与撞亲比高的行为,见秋喜奋不顾身地跳入河水中来救自己,转悔为喜,扬起一支娇手,向秋喜打了一个漂亮的水花。秋喜见根珍有惊无险,也向她打了一个水花。经此事变,两人重新认识了对方,心贴得更近了,一时兴起,互相打起了水花,纷纷扬扬的水花绚烂多彩,人和水花共同赢得了两岸围观人群的阵阵欢呼。
后来,双方的媒婆交换了雨伞,双方的新娘交换了红盖头,在愉快的互相祝福声中二支不期而遇的送亲队伍擦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