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 星期一 天气晴
11月20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75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情绪性进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感觉很丧的某一天,你坐在桌旁,明明并不饿,却一口不停地吃掉了手边的薯片,巧克力,饼干……看着手边不经意间变得空空如也,你又拿起手机点开了外卖APP。Koball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人们在无聊时最常用来打发时间的事情就是吃东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总爱对自己说:“吃点好吃的”。吃东西似乎都可以成为一种针对各种不顺心的大事小事的万能“解药”。今天我们要来聊非常实际的一个技能:如何改掉一言不合就吃东西的习惯?
什么是“借吃消愁”?
“借吃消愁”的另一个名字叫情绪性进食(emotional eating),指的是因为饥饿以外的原因产生食欲,比如在情绪的刺激下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想吃东西的冲动。这种情况下,食物被当作了填补某种情感需求的工具,而不再是为了解决生理饥饿。
偶尔用食物“治愈”自己,奖励自己,或是庆祝都并无不妥。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一天中吃的大多数食物,都是在其实并不饥饿的状态下吃的,或是发现,自己只要心情不好就会下意识地开始找食物,那么,食物可能已经变成了你面对情绪时的首选应对机制。
在面对压力时,我们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分泌会上升。皮质醇的大量分泌不仅会导致睡眠问题和血糖异常,还会让我们对高热量的食物产生一种生理上的渴望感。这是因为,当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时,大脑会不断警告身体:你需要大量的能量来补充体力,来抵抗这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上班族日夜劳累,却逃不过“过劳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的,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则反而会选择更健康的食物。此时既没有荷尔蒙作祟,也没有被负面情绪消耗认知资源,有比较多的认知资源可以用来做出好的选择。
人们在情绪性进食选择的通常是垃圾食品:高糖、高油脂、高盐分、高卡路里的食物,因此情绪性进食极易引起肥胖、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这会带来恶性循环。因为,食物的缓和功能只会是暂时的。之后一个越来越胖,越来越丧的自己,反而会让人更加心烦。
不仅如此,长期的情绪性进食会使人产生一种失控感——无法控制自己在恰当或不恰当的时间吃什么,不吃什么,以及吃多少。失去对自我行为和意志的控制感也会损害我们的自尊水平,让我们对自己的评价降低。同时,当食物变成了一种对抗情绪的工具,你会很难再享受美食本身带来的快乐,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好不好吃,而只是一种惯性。
* 食物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应对机制?
研究发现,吃高脂高糖的食物时我们的大脑会释放类鸦片活性肽,它是可卡因、海洛因等麻醉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冰淇淋、薯片和炸鸡给你带来的镇静和安抚的效果是真的,但戒掉它们很难可能也是真的。
弗洛伊德则认为,我们婴幼儿时期最先追求的是一种口欲的满足。在那时,母亲是婴儿第一个信赖和使之满足的人,而母乳不仅是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存之本,哺乳这个动作本身也是母亲在那个阶段与我们最主要的互动,婴儿安全感的来源就是从嘴里获得的。
这种机制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延续下来,使得我们长大后在焦虑、紧张或感到不安时,依然总想着嘴里吃点什么来缓解这种不安,而进食和抽烟是最为常见的两种。
遭受过情感忽视的人,更容易有情绪性进食的问题
心理学家Jonice Webb指出,在童年曾遭遇过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加容易出现情绪性进食的问题。顾名思义,被情感忽视就是指自己的情感需求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和满足,不被鼓励表达自己的情绪,觉得自己的情绪无法被他人接纳,最后导致自己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时也变得手足无措。成年后,长期的被自己的伴侣情感忽视,也可能对我们产生同样的心理影响。
被情感忽视过的人有以下四个共同点,这几个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成为情绪性进食者:
1.长期的空虚:混淆了饥饿感与空虚感
空虚是一种源于一个人长时间将自己的情绪拒之门外的产物,可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情感需求不被父母、伴侣待见和接纳时,先自行否定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很常见的做法。
比如,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因为难过而哭泣时,父母不是宽慰或关心Ta哭泣的原因,而是表现出嫌弃或不耐烦——“别哭了,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那么久而久之,这个人在应该悲伤的时候就会先告诉自己:不准难过,没什么好伤心的,没人会理你的。
当一个人习惯于否定或排斥自己的情绪时,Ta对情绪的感知能力也会被慢慢削弱,而替代了Ta多种多样的情绪的就是空虚。空虚感比伤痛本身更令人痛苦,因为它让人感到自己的内心缺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人的天性会让我们想要极力填补这种缺失。
而吃,是一种人在感到空虚时下意识的行为。就像感到孤独时洗热水澡能让我们觉得心灵好像也被温暖了一样;空虚时吃东西也能让我们因为胃被填得满满当当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充实感——这是短暂地填补内心空洞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然而长此以往,人们会渐渐区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饥饿,还是空虚。
2. 未能习得自我安抚的技能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你的感受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在乎,他们也总是无法在你受伤或不按时给你提供安慰和支持,那么,你可能没能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到这项生存的重要技能:如何安抚自己。我们是从别人安抚自己的方式中,习得自我安抚的技能的。
成年后,因为缺少自我安抚这个管理痛苦情绪的工具,你不知道当那些令人不悦的情绪出现时你应该如何应对,也不知道如何寻求情感支持。于是,你只能用“食物“这个最唾手可得的工具来安抚自己。甚至,即使意识到总是用吃来自我安抚会给自己造成伤害,他们也不会主动地停止这种行为。因为他们无法相信自己会得到更好的。
如何中止情绪性进食的恶性循环?
首先,你需要辨别你是真的想吃,还是来自情绪的欺骗。请你对照以下5点:
1. 情绪饥饿是突如其来的,突然想吃而不是逐渐变饿
情绪饥饿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欲望,它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希望立刻进食的冲动。而生理饥饿则更加循序渐进,我们的饥饿感是随着时间增强的。
2. 情绪饥饿使你渴求一些特定的食物,而不是只需要吃饱
情绪饥饿表现为对某一种或是几种特定食物的渴求,通常是甜食或油炸类食品。但生理饥饿则更多是一种“有吃的就可以”的状态,因为其主要目的是填饱肚子。
3. 情绪饥饿时,你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吃了多少
“我觉得自己不知不觉就吃完了几大包薯片”——这是典型的情绪饥饿的状态。而生理饥饿时你则对自己在干什么有更清晰的意识,包括你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等等。
4. 情绪饥饿在饱腹之后依然不会得到满足
情绪的饥饿不会在吃饱,甚至吃撑之后得到满足,可能会反而还想吃更多。但如果你是真的饿了,就会伴随着进食的量和时间,慢慢地产生满足感。
5. 情绪饥饿会引发更多的负面情绪
冲动的情绪性进食之后常常伴随着后悔,愧疚或羞耻等情绪,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而进食,就不太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果这五条你都符合,那你吃的就是你的身体并不需要的多余的食物,值得引起你的注意。情绪性进食,看似是面对食物无能为力,实则却是出于对处理情绪的无力感——你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所以你选择用食物来回避直面它们。
下面是一些针对改善情绪性进食的更实操的方法:
1. 学习更多健康的自我安抚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食物本身是一种合理的安抚方式,没有人会否认美好的食物能够治愈人心。然而,选择用健康的食物,适时适量地治愈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关怀自己,否则就更像是一种对自己有害无利的自我放纵。
除此之外,你也应该去发掘更多的能安抚自己,让自己感到平静和快乐的事情,它们最好是像和吃东西一样简单、易操作的。比如泡个热水澡,听轻音乐,撸猫撸狗,散步,喝热茶,与朋友聊天等等。
这样一来,你的脑中“心情不好”和“吃”之间的关联就能逐渐被减弱——吃不再是你唯一的、首要的治愈自己的方式,你也不会再只要一不顺心,就只会立刻想到吃东西这一件事情。
2. 从日常小事降低自己暴饮暴食的可能性:
a. 从购物清单开始
你需要在日常购物时,格外留意自己放进购物车中的食物,思考你添加的每一样吃的东西是否有它的营养价值。保证家里唾手可及的地方没有垃圾食品,是从环境上制止自己暴食的第一步。
b. 不让自己处于太饿或太累的状态
情绪性进食在这两种状态下是最容易发生的。因此,为了使自己不出现极度饥饿的状态,应该保证一日三餐,或者以少量多餐的形式让自己不至于太撑,也不会很饿。
另外一点,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人在过度疲劳和困倦的状态下,极其有限的认知资源会让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想要胡吃海喝的欲望,这也是为什么暴食常常发生在半夜的原因。
c. 吃正餐以外的东西时保持警醒
因为情绪性进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过量的东西,因此你可以用一些巧妙而简单的方法让自己难以进入“不知不觉”的状态。
比如,当你实在想吃一些不太健康的食物时,试着用自己不常用的那只手或是错误的餐具,让“吃”这个动作变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这样做的目的是时刻提醒自己,你在吃东西,也会让你更加清楚自己已经吃了多少。
3. 练习正念进食
研究发现,学习正念的人普遍拥有更加健康和科学的饮食选择,正念也能有效地改善情绪性进食的问题。利用正念进食,能够让你在不至于“伤身”的情况下,品尝你想吃的食物。
当你下次想“借吃消愁”时,不妨尝试:
> 将一勺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放进嘴里;
> 放下勺子,先别急着吃第二口;
> 慢慢咀嚼20-40次,直至你能感受完全食物的香气、味道、口感,以及它们的层次;
> 感受当下,专注地,只想着你嘴里的那口食物;
> 想象它是如何一步步被制作完成的,甚至从原材料的生长开始;
> 不要和旁人说话,不要被任何别的事情打扰,尽情享受当下这个时刻。
其实,正念进食就是要求我们有意识地用所有感官去感受我们所吃的食物,并和食物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结和关系:清楚自己在吃什么,清晰地区分自己进食的目的——是为了裹腹,还是想要获取情感上的慰藉。
今日电影推荐:纪录片:《寿司之神》 时长81分钟 2011年AFI影展上映 豆瓣评分8.8
11月20日读书心得
走近三毛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生平: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生于重庆市。 幼年时期的三毛就喜欢读书,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础。并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昀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因未婚夫猝逝,再到西班牙。与分开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开始结集出书。
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1979年9月30日,丈夫荷西因潜水中意外事件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年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
创作特色:
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在她的作品中,没有一般爱情作品所描写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唧唧絮语,即使在《结婚记》里写到她与荷西婚前谈恋爱时的生活,最多也只写到他们如何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坐在西班牙公园的长椅上,想着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三毛经历了灰暗的少女时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时期,使得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调。这种对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保持了下来,并对她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用善良、忧伤、怜悯的目光关注自我,关注周遭的世界,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总是溢满了悲情的美丽。如在《哑奴》中,三毛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生活在深重苦难之中毫无人身自由,却又充满了爱和智慧的黑人奴隶形象。
三毛在文章中对人物和景物进行了大量的白描。她总是写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任何人为的雕琢。三毛刻画的人物也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进行白描来再现真实的人物形象的。三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表现出人物多方面矛盾统一的性格,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她的文字里总是流露着女性的柔美和细腻。《沙漠中的饭店》是记述她和外国丈夫荷西吃中国菜的乐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没有成为他们和谐生活的障碍,相反却成为这对柴米夫妻快乐的源泉。《结婚记》则记录了她在沙漠中与荷西仓促结婚的戏剧性过程,种种滑稽可笑与庄严的结婚仪式交织在一起。
人物评价: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贾平凹评)
有些本来是含义美好的名词,用得滥了,也就变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满街走是一个例子,银幕、荧幕上的奇女子频频出现也是一个例子。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作家梁羽生评)
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演员胡茵梦评)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作家倪匡评)
今日三毛三篇:
《自爱而不自怜》
读者问题:个人发展上的迷茫——想出国,却不知目的为何,保持着一股偏执的向上爬的逞强,加上感情受挫,觉得自己孤单又寂寞。精神面临崩溃,甚至有寻死的冲动。还附上照片,要求回信。
三毛的开解:
理性笃定又真诚:为了讨回这张照片而强迫一个人回信,是勉强他人的行为。可是看了内容之后,仍然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不由得想写几句话给你。
亮点1:凭相识人
照片中的你,看上去清秀又哀愁。没有直直的站着,靠在一棵树上。姿势是靠着,感觉却不能放松,不只是因为面对镜头,而是根本不能放松。两手握着书本,不是扎扎实实的握,而是像一件道具似的在做样子。
要我由照片中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人,这实在不很容易,可是您的身体语言,毕竟也说明了一些藏着的东西。眼神很弱,里面没有确定的自信和追求。这一点,观察十分主观,请原谅。(我猜,这是一张你自己较满意的照片。)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禁得起分析的,能够试着了解,已是不容易了。
亮点2:凭语看心
来信中,两度提起:“别劝我放弃出国,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并不认识你,也没有任何权利劝导别人的选择。而你,潜意识里,可能对出国之事仍有迷茫,便肯定那一份否决会在我的回信中出现,因此自己便先问了,又替我回答了。(其实是你自己在挣扎。)
亮点3:透彻的认知带来人生的定力
在我的人生观里,向上爬,逞强,都不是以出不出国为准则的。我以为,不断的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一生中向上爬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在台湾不能快乐,不能有自信,那么到了国外,便能因为出过国,而有所改变,有所肯定吗?——看到了本质
是什么支持我浪迹天涯?是求知欲,是自信,更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对大地万物的那份欣赏。
亮点4:灵魂的丰盈带来最根本的生之欲
你又问我,不快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以死为解脱?我很诚实的答复你:有过,有过两次。可是当时年纪小,不懂得——死,并不是解脱,而是逃避。
我也反问,一个叫我三毛姐姐的大学生:如果你,有死的勇气,难道没有活的勇气吗?
请你,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不但是活着就算了,更要活得热烈而起劲,不要懦弱,更不要别人太多的指引。每一天,活得踏实,将份内的工作,做得尽自己能力之内的完美,就无愧于天地。
请不要怪责我这种回信的方法,孩子,你太没有自信,也太要听别人的话了,有些自怜,更有些作茧自缚。请放开眼去望一望,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物和人,是值得我们去真诚的付出,也值得真诚的去投入——这里面,也包括你自己。请不要小看了自己,试着自爱,而不是自怜,去试试看,好不好?
亮点五:像重视灵魂一般重视肉体
我很想说的是:一个人,有他本身的物质基础和基因。如果我们身体好一点,强壮些,许多烦恼和神经质的反应,都会比较容易对付,这便必须一个健康的身体来支持我们。
你做不做运动?散不散步?有没有每天大笑三次?有没有深呼吸?吃得够不够营养?以上都是快乐的泉源之一二,请一定试试看。请试半个月,看看有没有改变好吗?
照片上的你,十分孱弱,再胖些或再精神些,心情必然有些转变的。
《不满,不满,不满》
读者问题:社会关系上的烦恼——高中女生,为家务拖累学业对母亲产生抱怨情绪;在社交方面更是对不公的友情感到不满,言语间充塞着失望。
三毛的开解:温暖又成熟:在你的来信中,我好似看见自己过去的影子,心里感触很深。
亮点一:不痴迷于暂时的自我
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少年时期,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我,包括父母手足在内都不能沟通,至于朋友,那根本是不存在的。
许多年过去了,回想自己一生的悲喜剧,大半是个性所造成的,怨不得天,尤不得人。
很多事情,只因我固执于只从“以自己为本位”的角度去观察,以为那是唯一的真理和途径,结果不但活得不好,对他人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付出。
孩子,你目前看见的只是不公平,看见的只是朋友们不理睬你,看见的,很坦白的说——只是你自己。眼中并没有别人的任何理由。
在你目前的年龄,这是被允许的,只要你不太钻牛角尖,更不可以有自杀的念头。
可是,如果在以后成长的岁月里,你的眼光仍是如此,那么我肯定你将会得到一个并不快乐也没有太多意义的人生,而且不很容易在社会上与人和谐而友爱的相处——这都是你的个性造成的。
拓展:逻辑思维CEO脱不花的一段阐释:
早晚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认知模式下创造的镜像。
与此同时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全是别人。所谓反复追寻的“真我”,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东西。
亮点二:面临矛盾复杂性时坚韧的态度
我的看法是,如果家务不是太重太重,你可以想出一种快速处理的方法。手脚快,做事有条理,有安排,两件家事一同做。(例如烧开水的同时,便去洗衣,洗衣的同时,浸泡其他的衣物,晒衣服时,一方面煮饭。只要警觉性高些,不要做了这、忘了那,家事时间可以利用技术管理而发挥快速的效果。)
母亲的教育程度和你不同,在价值观上自然也有距离,可是父母供你念到高中,就是他们的伟大。我看到你所说的母亲,心中很受感动,她不懂念书有什么用,她仍给你念,你有没有想过这一点?
你说母亲不为你想一想,对不起,请问你为她又想过了多少?
你的前途不会因为做家事分占了念书而送掉的。学问之道,是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领悟、凡事广涵的体认——而不是做一架“念书机器”。如果你以为,你死啃书本,考上大学,就是前途的代名词,那仍是虚空而幼稚的,因为你没能了解,书本只是工具而已,念了一大堆书,仍不懂做人,那个书,就是白读了。
《不弃》
读者问题:情感矛盾与挫折——“赴美第一个学期结束时,丈夫突然来信要求离婚,理由是他已不再是台湾时的那个他,而内心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已使他无法再继续爱我”“感到自己被抛弃”
三毛的开解:找准问题的根源:你并没有被弃。没有人在世界上能够“弃”你,除非你自己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亮点一:直面,不逃避
请你首先要安静自己的心思,安静下来,接受这个事实,它也许残酷,但承受一个即使是不甘愿的事实,对心理的重建仍是有决定性的必要。
不要先去想未来的事情,更不要去想前途茫不茫然,在目前来说,这不是当务之急,目前急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安静。
男女之间的事情,在今日的社会观念里,已不如过去的时代,说变就变的情形很多——我是说现在。这不能完全用“无情”两字便做一切的解释,这种情形的造成,心态观念的不如旧时代,都有极多的外在因素存在。看明白这一点,这桩婚姻已是结束了,而且无可挽回,那么不要再留恋,不要深责对方,不要轻看自己,生命是可贵的,不能因为这一件事情,轻言死亡。
亮点二:从最根本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最根源的问题
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没有了丈夫,你也有能力一个人过活。刚开始时,这种新的局面也许很艰难,一时看不出有什么进步,也不能快乐,可是,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不要急,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你问我为什么要活?我能答复的是,为活下去而活下去,你不要问,活下去,生命自然在日后给你公平的答案。我也想问问你,你要怎么样活下去?要哭着活一辈子,还是平平静静甚而有些欢悦的活下去?
这条路,但看你个人的决心和提升自己的方法,过一阵,好好开始生活了,好不好?不要去看那个伤口,它有一天会结疤的,疤褪不掉,可是它不会再痛。
许多人说,忙碌是忘掉忧伤的良药,我倒是觉得,安静才是化解苦痛的好方法。我没有用“克服”这两个字,请你仔细看好吗?我用的是“化解”,这更合自然,你说是不是?
人,不经过长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们将这些苦痛当做一种功课和学习,直到有一日真正的感觉成长了时,甚而会感谢这种苦痛给我们的教导。
你还可以再婚,不要对爱情丧失信心。也可以不再婚,做一个健康平静的单身女人。可是,万一有一旦再婚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了——永远不要给你的丈夫任何机会,不要长久的别离再来分割一桩婚姻,记住啊!不知名的朋友,人是禁不起考验的——此句更显成熟透彻。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75天,今日小理论是:情绪性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