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并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史铁生
1
偶然间,在颈部扪及两个肿大的淋巴结,可是最近身上并没有发现任何炎症和感染。反正不痛不痒,我并没有在意,只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
可是妈妈的反应出乎了我的意料,她开始四处打听,询问治疗这种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的方法,好像是我得了恶性淋巴瘤一样,天天催着我去湘雅等各大医院做检查。我理解也心疼妈妈的担心,因为在8年前她突然失去了一个女儿,也是我的姐姐,在被查出得了病毒型脑膜炎后,经治疗无效,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失去孩子的痛苦让妈妈感到极度的恐惧,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健康的活着,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是穷也不怕。
我知道这两个比黄豆大一点的肿大淋巴结,光滑,活动,无压痛,绝没有妈妈想的那样严重,我努力劝妈妈不要担心。但是,此时此刻,因为妈妈的种种担心,我还是想到了死亡……
2
在面临死亡这个问题上,死亡研究的开创者库布勒·罗斯认为,人们会经历5个阶段:
1.否认阶段——不,开什么玩笑,不可能是我;
2.愤怒阶段——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3.讨价还价阶段——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来过;
4.沮丧阶段——好吧,是我,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
5.接受阶段——是,是我,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很显然,如果是我,我还在第一个阶段,无法面对事实,并且无法接受,充满极度的恐惧与焦虑。我还年轻,我还有很多来不及的梦,我还欠下父母太多的恩情,欠爱我的人一个拥抱,欠关心我的人一声问候,欠需要我的人一份守候。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无法放下。当然我知道,我很普通,放在整个社会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没了我,就像身上掉了一根汗毛,无人知晓, 但是对于这些人,我是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无论如何,我无法接受,内心无数次在焦虑恐惧中抗争。
《一分钟心理学》里谈到死亡:真正令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这个事实本身,而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想象和看法。对死亡的抽象认知产生死亡焦虑,爆发出一系列外部防御反应。有人做过一个调查:1000人被问及,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确切死亡时间,96%的人选择了“不想”。人们都恐惧死亡,甚至避讳谈及死亡。
对死亡的具体认知产生死亡反省,引发一系列内在成长反应。电影《遗愿清单》里的两个患癌症晚期的老头,认识到了死是必然后,最后只能欣然接受。但是他们不愿在医院等死,也不再想方设法逃避死亡,而是直视死亡,果断列出遗愿清单,然后按计划完成一个又一个遗愿,在余下的日子里成就了丰盛和欢乐的人生。最后两人被葬高山之巅,欣赏壮丽的风景,完成人生最后一个遗愿。
3
我们总以为死亡离我们太遥远,可是当我们看到亲人的离世,交通事故,火山爆发,地震,疾病缠绕等意外事故的频频发生,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死亡原来离我们如此的近。每当意外发生时,我们总是措手不及。
其实,我们也可以早早地意识到,凡人皆有一死,我们活着,便永远都在和时间赛跑。
假设我们把自己生命的期限定为70年……
每天睡觉8小时,一生消耗23年4个月;
每天吃饭2小时,一生消耗5年10个月;
每天用于个人卫生2小时,一生消耗5年10个月;
每天用于交通和购物4小时,一生消耗11年8个月;
每天用于互联网资讯3小时,一生消耗8年9个月;
每年因情绪低落而浪费10天,一生消耗1年10个月;
……
那么,你算算,你的人生还剩下多少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有多少时间去挥霍?
死亡,只是对生命的提醒。而人只有认识到死,才能真正的活。我们敬畏生命,同时也要敬畏死亡。可是,多少人在用惘然和浑噩书写着自己的墓志铭,生命本不该如此虚度。活着,已是最大的幸运,值得我们去庆祝与珍惜。而在活着之上,我们应该去拓展生命的广度与深度,有勇气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要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才去悔恨“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会......”,可是,你知道,生命从来都不会重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过好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