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节气,除夕、春节是节日,今年巧了,相继而来,但其实他们属于两套系统。
而这两套系统又共同构成了农历。
你对农历的伟大恐怕还一无所知,这是一部吊打全世界的历法,现在不是总喊着回归自然吗?
人类想要回归自然必由历法始,而能够胜任的唯有农历,因为这是一部以“天人合一”为导向而设计的历法。
一个一千年前的西方人看当时的中国,大概会以为那是个精灵国度。
首先你要理解一个概念,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会创造出这么复杂的历法呢?
因为这种历法虽然结构复杂,但实用,用现在的话说应该叫用户体验好。
单独采用阴历的问题是月份会与季节脱钩,以至于无法指导农业生产。
单独采用阳历的问题是没有关联月相,对潮汐、航行、防汛都有影响。
更关键的是这使得月份和日期形同虚设,无形中将人们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严重粗糙化了,人们只知睁眼闭眼便是一日,却并不关注今日与明日的区别。
我们的先人却并非如此,他们观月相来确定日期在月份中的位置,每月从朔日开始,到晦日结束,所谓晦朔就是不见月亮的那天,或者说那天日月几乎同时升起,不仔细看看不到。
相对的,月圆之夜称为望日,用以平分一月,所以阴历的一月称为“朔望月”,时间大约是29.53日,农历是大小月交替,大月30日,小月29日。
每天的月相和升落时间都在变化,古人根据这些就可以推算日期在月份中的位置了,因此在他们看来,每日都有一个月相,今日与明日是严格区分的。
严格区分之后,古人又将五日设为候,每一候的花鸟鱼虫皆有不同,不像现在的我们,只能注意到树还绿不绿。
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
这里要注意,古人虽然通过月相区分日,但却通过日影来判断气,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一年被分为二十四节气,确切的说月初叫节,月中叫中气。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为十二节。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为十二中气。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只不过测算比阳历更精确些,阴阳历就这样以“候”为纽带结合起来了。
于是问题出现了,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365.24日,称为一个回归年。
但是一个朔望月只有29.53日,12个月大概是354天,二者相差11天左右,这个差异就是导致阴历与季节脱钩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巧妙地规定每月必有一个固定中气,阴阳历的差异会导致中气每月推迟大概一天。
长此以往,当一个月的中气出现在月末时,下一个月就没了中气,而没有中气的这个月份便被规定为上一个月的闰月。
意思就是他虽然还按一个月计算日期,但月份却跟上一个月相同,是没有“名分”的月。
11天/29.5天约等于7/19,大概就是“十九年七闰”。
虽然都叫闰月,但严格的说,公历和农历的“月”是两个概念。
公历跟农历的“闰”更是两个概念,前者可以说是因为误差,而后者的差异太大以至于没法“误”,只能算是一种设计吧。
收藏你也不看,不如点个赞,顺便进来聊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