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600岁,我一定要去看他,给他庆生。”这是去年说的最多的话,直到今年过年前还在想着等600岁的故宫展出清明上河图,一定要去看看。谁知庚子年的魔幻开年,彻底打碎了我的出行计划。无奈之下,找了和故宫相关的书籍来缓解思念他、想见他的情愫。《故宫的古物之美》就是其中之一。
遇见这本书也挺随缘,正好在搜书时,微信读书首页推荐了这本,一看是和故宫有关,而且封面也挺古雅的(当时还不知道封面是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看到书里第十四章 雨过天晴时,才发现原来封面的选图如此有名),就开始看了。当看了作者的自序,就觉得这本书选对了,一定和自己能同频。因为作者在自序里写的对古物的感觉,恰巧是我一直以来的觉知,“朝菌不知晦朔,而蟪蛄不知春秋。每一件物上,都收敛着历朝的风雨,凝聚着时间的力量。面对如此磅礴的物质书写,其实也是面对无尽的时间书写。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朝菌与蟪蛄。”
整本书通过故宫18个古物展开,讲古物,讲文化,讲历史进程,讲那些被历史隐秘住的故事。跟着作者的优美且易懂的文字,我仿佛畅游在历史长河里,带着觉知看着岸堤旁发生的一切。
看到青铜古器上图文的演变,除了感叹先人超前的艺术,更多的是感叹和反思。感叹于西周以前的先祖是如此敬畏自然,自觉人类的渺小,以至于将部落图腾作为崇拜对象,如动物、植物等,刻印在青铜铁器上,并不会出现人。而后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增强了,就开始减弱了对神异力量的依赖,开始以天命自居,开始以人为中心,因为没有了神鬼的震撼,礼法的紧箍咒,人们心里的兽和魔就开始狂奔而出。或许也正因为长久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肆意妄为,才会引起"魔幻的2020”吧。
看到案头仙境,博山香炉,竹林七贤时,我找到了一直起来自己为何如此喜欢古代的一个理由。那个时代因为对世界的了解局限,反而放大了想象力,在那个时代空间里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惊喜的,奇妙的感觉,而不像现在,充满着冷漠,无趣与功利,我们不再那么纯粹的去感受万物。书里写“那时的中国人,不像今天那么敷衍,早出的日用品都那么丑陋、孤立、冷漠,赤裸裸地服从于使用,所有对世界的想象、激情都被过滤掉了。那时的人对世界所知甚少,这从反向上激发了他们对世界的想象。我甚至觉得,科学与艺术有时是呈反比的,对世界越明白,想象力就越少,艺术创造力就越是地下,比如登月时代来临之后,那枚曾经照亮中国传统文化的月亮就成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荒芜星球,”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意境被阿姆斯特朗那一大步踏得粉碎。但在汉代,人们对世界的想想,还带有许多魔幻的成分,他们所塑造与描述的那个世界,也因此具有了深刻的文学意蕴。”
看到踏雪寻梅,看到漆器被邻国日本后来居上,会惋惜我们的一些文化已经被时间稀释殆尽。记得自己去日本旅游,走在京都的街道上,除了感叹这座城市的古韵之外,还会叹息我们丢掉的东西太多了。一些原本属于我们的文化礼仪,建筑风格,在华夏大地上已经消失,但却在京都这里被完美保留了下来,并渗入到日常生活中。“被封为遗产的文化,是死的文化。因为只有死者,才谈得上遗产。只有把文化交还给日常生活,文化才能活回来。博物馆里的文物才能真正复活。”
这本书其实已经看完一个多星期才来写日记,是因为看完后心里有太多的感触,需要消化下。古物的美好与纯净,是我们内心向往的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