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写不长
周末看了《寻找手艺》。和很多网友一样,我是一口气看完的,中间还掉了几次眼泪。看完之后,不由地想,这部制作粗糙的作品,凭什么打动那么多的观众?
近几年上映了不少优秀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大多是筹备已久、精心制作的作品,而今年偏偏蹿出《寻找手艺》这匹黑马。不,是野马。
团队由三人组成,导演还算是专业出身,曾经拍摄过一些纪录片。原定的摄影师因故退出后,导演脑洞大开(其实是走投无路),将司机培训上岗,竟然无意中挖掘了一个被驾驶事业耽误了大半生的摄影天才,捕捉到的画面出乎意料的好。录音师原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只在出发前恶补了一周,后来还负责团队的外联,沟通工作非常出色。可惜在第四集结尾时,因为贪吃摘椰子,导致脚趾被砸骨折,不得不退出。网友戏称,怪不得《寻找手艺》只有五集,因为能干的外联回家养伤了。
纪录片的拍摄原则是要求拍摄者保持客观,而《寻找手艺》的独特之处恰恰就是它的不客观。开篇,屏幕上就甩出这样两个问题:
发问之后,钟立风低沉的歌声响起,瞬间,你会误以为在看网友自制的歌曲MV。
导演把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起因、目的,以上遭遇的种种困境,以及拍摄过程中的彷徨、犹豫、信心如何动摇,之后又得到怎样的鼓励再次坚定......这一切,都写在解说词里了。这些情绪,你听了不会觉得陌生,甚至会引发共鸣。
导演人到中年,事业发展得不好不坏,日益丧失生活的激情与斗志,抱着要拍一部“最伟大的纪录片”的梦想,召集起一个仅有三人的草台班子,开着一辆旧车上路了。
那辆旧车,化身为地图上一个不断行进的小点,在广袤的大地上驰骋,披星戴月地赶路。三个大男人,坐在车里开怀地笑着,就像三个逃学的孩童。
从某个角度讲,这部纪录片有些游记的风格。对于采访路线,他们大概地规划过。但中国太大了,又没有官方支持,所以行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经常的,到了采访地却找不到原计划的采访人,或是找到后却发现手艺已经绝迹,再或者为了找合适的手工艺人而耽误了太多的时间。
当然,也有意外的收获。在喀什,遇到了招呼他们上自家屋顶拍摄的大叔,充满自豪地介绍家乡的美景。这种随机性,反而让观众充满期待:天知道,这三个人今天走的是什么运?
片中,那些经年累月重复工作的手工艺人们,并不认为自己掌握的是多么了不起的技艺,也不一定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传世之作,他们只是想做好这份工作,对得起使用它的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后人。
这种“不知”,反而更让人心生敬意。正可谓是,森林中的一棵树,不知道自己是一棵树。有人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却不知道自己身在其中。
片子的有些内容,可能会引发质疑。像以针炙给乡亲们治病的女医生,就医环境简陋,治疗手段粗暴,过程颇有些惊悚,但的确医好了病症;像年仅21岁,却已经刻了7年经版的藏族小伙子,用不熟练的汉语说,不好好刻,死了之后,会害怕的,对于宗教的敬仰之心溢于言表。这些在正规的纪录片拍摄中可能会被裁剪的边角料,在《寻找手艺》中经常看到,使得它有着不同于别人的个性。
在观看过程中,我想:我关心的是这些技艺吗?是制作过程吗?不全是,这是事物的末。那些手工艺人的执着、情感、信仰,他们在手艺之外的生活,才是事物的本。人性的善、手艺的真、时间的残酷,新的发现一次次刷新我们已有的认知。
有些观众知道摄像竟是一位司机,往往会抱着猎奇的心态:啊,想不到一个司机竟然拍的这么好?如果因此而过度抬高或贬低作品的艺术价值,都是不公平的。
这部作品有着那种原生态的蓬勃的张力,个性符号强烈,看上去与主流审美格格不入。看到导演的采访,《寻找手艺》的第二部明年开拍。在第一部引发关注之后,明年再来的第二部,可能不得不重视规则,谨慎行事。但少了随心所欲的劲头,少了那些主观的自言自语,《寻找手艺》第二部还能成功吗?拭目以待。
Endless
寻找手艺
寻找梦想
文 | 写不长
图 | 《寻找手艺》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