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我只是一个颇为平庸无趣的普通人”。
每一句话都需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说话者也许轻松自在,用这句话来幽自己一默;也许他的生活平静平凡,用这句话来自嘲;也许他自信心不足,那这句话就是情绪灰暗低落的表达。
中国语言中“平庸”这个词,看似平淡,实际上隐在的杀伤力极大,不知让多少人焦虑难安。
人们年轻时害怕自己平庸,等到婚后有了孩子,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平庸。
那么什么叫平庸?怎么才是不平庸?
谁来定义一个人是平庸还是不平庸?
你凭什么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
谁把这种观念输入了你的内心?
每个人从出生,都在接收着外界给予的各种各样的观念,当然一开始最关键的是父母。孩子们从父母眼中来确认自己。
如果父母经常失望地批评,“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笨!”那这个孩子可能就会把自己定义为“笨”。
如果父母认为你这样下去平庸难成大器,那你的心里可能就会被烙印上“平庸”两个字。
有个名叫丽兹的女孩,被称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因为她出生时患了罕见的疾病,导致天生零脂肪,每天吃60顿饭,依然像一具行走的骷髅。可是她直到上幼儿园,被别的孩子排斥、欺凌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因为她的父母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你是个有病的、不正常的孩子”。
当然了,当一个人开始社会化,社会观念就会开始影响他,就像丽兹开始被贴上“世界上最丑的女人”的标签。
但是一个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别人的观念。你说我最丑,那是你的观念,和我无关;即便我真的最丑,如果我并不这样评价自己,不因为这个观念而失去自信,那就表示我没有被外在的观念所左右。
丽兹现在成了一名全球知名的励志演讲师,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他人。
她没有被外人给予的观念所打击、所左右。
那么,你又是如何认定自己就是“平庸”的呢?谁把这种观念加之于你?如果你接受了这种观念,那你就会自认为平庸,不再为自己感到自豪、欣喜。
《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曾在自传里说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不沾边。”
如果他受制于这种观念,相信了这种观念,也认为自己是个平庸之辈,也许进化论会由其他人发现并提出。
从多元智能的发展来看,在八大智能中,达尔文的自然观察智能是他的突出优势。也许他年少时与学习有关的其他智能并不突出,才导致老师们都认为他是个平庸的学生。
事实上,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最初提出多元智能的概念时,只发现了七大智能,最后这一项自然观察智能,就是因为无法将达尔文归类,才探索、发现了这一智能。
世上的每个生命,都带着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与无穷潜力,都可以探索、发现自身突出的多元智能类型。一旦找到自己的优势,便可以焕发生命的自信,即便是像丽兹那样身有重疾的人,也能够将生命的光芒发挥到极致。
但在孩子早期的生命中,先是被格式化了的父母,用各种观念去打击和制约,如同将一棵老山参,拿刀削成了胡萝卜;再后来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各种力量和观念不断影响和左右。
就这样慢慢地屈服于那些观念,尤其是那些暗示“你不行”的观念。自认为平庸,不过是众多这类观念中的一个。
很多人也许把平凡理解为平庸,事实上,平凡做人意味着对生命与未知的谦卑,根本不是“平庸”这种负面的评价与自我评价。
除非你同意,否则没有谁能规定你这样生活就是平庸。
所有的观念,都需要拿到意识的阳光下仔细审视,否则连自己被暗示影响和制约都不知道。
世界上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受制于平庸的观念而不自知的人。
请关注丛绿生涯规划,作者致力于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擅长职业动力与学习动力的提升与激发,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专家,曾任中华书局上海联络部主任,《中华遗产》副主编。中国职业规划师,国家生涯规划师,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指导师,生涯规划、职场心理与青少年教育专栏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