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
天地没有爱憎,视万物平等。圣人没有爱憎,视百姓平等。天地之间,大自然就仿佛一个大风箱一样,虚空但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芻狗:即刍chú狗 -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橐籥:tuó yuè(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2).喻指造化,大自然。(3).喻指本源。(4).生发,化育。
个人感悟:
我觉得我现在读《道德经》就像是当年玩网络游戏时的升级打怪一般,初略的看了游戏简介觉得有意思就注册账号开始玩。
一级一级的通关的时候,你知道会有下一级,会有更高阶的BOSS在等着你。但是你没有打过怪,你就不知道下面要遇到的这个BOSS到底有多变态。
运气好轻松一点就过去了,运气不好,碰到个难搞的,可能需要攻很久才能过关,每一级的修炼都需要你升级装备,加满血,百折不挠的向设置好的困难发起各种冲锋,直至挑战成功,顺利过关!
有时候甚至需要开启外挂模式才能完成。但是每过一关,你的技能和经验值就大为提高,回头再去体会,就能总结出很多攻略,甚至能给别人做指引和参考。可是谁也无法体会你自己在提炼自己的心法的时候,烧死了多少脑细胞,测试了多少遍。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果然都在一个“道”里面,我们也不知道老子当年是总结了多少学问,理解了多少遍《易经》才写出了《道德经》,估计也似我这般苦熬,冥思苦想,不停辩证,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何以诉苦,这一章开头两句,咋一看上去,用现在人的理解方式,估计又得把书扔了,不要再看了,什么跟什么嘛?天地不仁,把万物当做祭品一样用完即弃,圣人不仁,也把老百姓当做祭品一样用完即弃。那么无情意的言论还研究他干嘛?
看了我上面这样的理解,估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对吧?这就是古人表达方式和我们现在人的表达方式带来的错位。
可能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疑问,为什么古人的言语会如何精简?这里我们说两句题外话。
其实春秋时期的工艺水平不高,物资匮乏,那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所有的文字记录大都是在竹简或丝做的绢布留下的,在竹简上刻字绝对不像我们今天在纸上写字来得那么轻松,因此要写完一篇文章的工程是相当浩大的,所以写出的文字就必须精简,以便节约竹简和时间。
久之就形成了文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字大部分一个字都有很多个意思的由来,在不同的组成下表达的是不一样的意思,有时候甚至是相背离的。所以看文言文千万别用直译的方式,否则真的是误人误己。
承上启下的来看这一章,又需要逐字逐字的拆解,老子在前面把道讲得如此深远、宽广,怎么会笔锋一转就开始骂了呢?
“不仁”乍一看以为就是不仁慈的意思,事实上也有很多人的注释里是这么解释的,在我看来都是没有经过深刻思考的,更多的是因为后面跟着刍狗这个词,下意识的就认为是贬义的。
道德经在原文中并没有分章节,章节都是后来的人为了学习而分解出来的,这一句是接在“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后面,按照我们写文章的习惯,以及整篇《道经》都是对“道”的层层解析论述上来看,这两句话应该是对上面的一种论证。
因为“道”不知产生于何处,只知道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无声无形更无所谓感情。天地是“道”自然的化形,它也就是没有感情的,无所谓仁爱,“不”在此解释为没有,天地没有仁爱的概念,所以对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
“刍狗”这个词古来倍受争议,也被赋予各种解读,在我看来其实在这句话里,就是一个比喻的代名词,或者老子在写文章的时候,刚好看到这样东西,这就好像,我们在讲“空杯”这个词里的“杯”,我们把它说成瓶子、罐子、碗都是可以的,只是讲的时候刚好桌子上有个杯子,就顺便讲了它。
在作者的本意里,它的意义并不重大,只是别人听了之后记住了,几经流传有像我这样好事又不甚明了的人,硬要去逐个解读,执拗到非要弄清楚为什么作者不说空瓶、空罐、空碗,偏要说空杯。
其实在作者本心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一样。这也正好应证了:天地没有爱憎,视万物平等。圣人没有爱憎,视百姓平等。这样的一个含义,什么都是一样的。同时也论证了,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神在主宰,大自然中存在的就是一种天然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是在规律中生生不息,从而与前一句话有了衔接。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节也是在论证上一节的观点,大自然是自然存在的,就好像一个鼓动的风箱,风箱里什么都没有,只是利用了空气流动的原理,按照它的特性去引用,就能产生绵绵不绝的动力,只要流动就会产生,生生不息。
这世间所有的事物也是如此只要是在自然的发展规律中流动运转,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发展状态,过多的限制反而会失去了动力,不如静观其变。
这个道理看起来非常浅显易懂,但也有人会提出质疑,尤其是对“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个观点。可能会有人问,不是提倡改革创新优化吗?如果总是看着不动,从哪里来的改变呢?
我们先来理解前面的话,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遵循规律在发展,只要有行为的产生必定会导致结果的呈现,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行为的不同,结果自然也是会有不同的,这也是必然的。
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它的力量加入进来,这就有可能会改变事物运行的轨迹,甚至走到无路可走。
曾经有个朋友,两夫妻闹矛盾,冷战期间各自找朋友倾诉,结果男方的一个朋友跟他说:你老婆三天两头跟你吵,是不是外面有人啦?
本来这个男的也没想那么多,经这一提,疑心生暗鬼,虽然那一次吵架和好了,但是男人开始留意老婆的社交情况,偶尔还会借故翻看老婆的手机。
终于有一次,发现老婆跟一个男的聊天的记录中有一些暧昧的信息,立刻就像抓住了证据一般,对老婆发起了质问,大吵大闹,各种辱骂。老婆一开始还没搞明白什么回事,后来理清了头绪之后,怒不可遏,虽然后来经过证明,那只不过是朋友之间开玩笑的话语,但是女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无法在老公疑神疑鬼的心态中继续生活,最终闹至家变。
也还有一个朋友,有一段时间,工作不是很顺利,加上身体不太好,工作情绪上有点消极,无意中跟上级领导发生了一些小冲撞,问题也不是很大,工作上嘛总有些小争执,正常过两天就过去了。
可是他的上级跟人聊天的时候讲起,别人就提醒他,下属的心态一直不积极很有可能是准备跳槽,让他多多留意。结果上级也觉得有了些什么,后面的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开始刻意回避,沟通也不似之前般畅顺,隔阂逐渐增多。
后来,那位下属觉得自己的工作状态实在不佳,哪哪都不对,于是真的辞职了回家调整。
前上司在他离职一个月左右碰到他,闲聊问近况,他说起前一段时间自己的状态实在不佳,身体也不太好等等,想在家休息一下,暂时没有打算。上司瞬间明白自己误解了他,致歉的同时随即发出邀请,愿意回公司随时欢迎,朋友在得知前上司对自己的误解后也觉得甚为惊奇,但是最后还是谢绝了回去。
上面的例子其实都是在论证了一个道理:如果人家夫妻吵架,旁人听了,随口好好劝和几句,就算了,剩下的事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最后的好与坏是他们自己的事。家庭生活中的吵吵闹闹多得去了,今天吵了明天好,也没见真吵散几对夫妻,但是你旁人给来了这么一出,本来人家根本没往那个方向想,这一下就给你带偏了,事情偏离了本来的发展规律,最终无路可走。
别人告诉你员工状态不好,你建议一下好好沟通,鼓舞士气就好了,你偏给人家指个方向,一下子指歪了,本来是可以通过好好沟通,调节一下员工的心态,或者放个假让他休息休息回来再战的,结果好了,分道扬镳。这真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写在后面
昨晚,我在朋友圈发了日更,闺蜜竟然建议我出家,我恍然理解,他把《道德经》当佛经了。我也发现到很多人对古人这些称之为"经"的东西,觉得非常的玄乎,甚至有些人觉得这都是劝人远离俗世的玩意,不沾为好,殊不知这都是一些大大的误解。
这些文字都是饱含了先贤对世事深刻思考后的总结。在老子同一时期,前后50年间诞生了这个世间上东西方最伟大的四位圣贤:老子,孔子,释迦摩尼,苏格拉底。
今天的世界上很多的哲学思想都来自于他们的言论,而东西方文明里最根深蒂固的东西,都能溯源到他们身上,这都是伟大的智慧,只是我们之间隔了数千年的时空,沟通起来需要花点心思、时间和精力。
如果我们愿意去细细感应,我们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无比巨大的能量的。如果有缘,你打开了我的文字,能看见我的思考痕迹。如果你也喜欢思考,又或者你觉得我的思维有欠缺的地方,我希望你能在文章的留言区留言与我沟通。
我相信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希望能遇到更多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讨论,期待遇见那个能共读共谈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