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写作的模式和演讲分享的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实际上就是一个要写出来,一个要说出来。
下面我们来介绍适合写作和演讲的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把书中有用的知识点或者你的观点讲明白,同时对别人有较大的启发。
一、引子:
1. 写作:序需要提起能读者的兴趣,有兴趣继续往下看。
2. 演讲:而演讲是开场白,首先是介绍自己,然后可以自嘲,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二、核心论点和架构:
1. 开门见山的明确核心论点。
2. 这个分享,需要讲几个点,分别是什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三、细节:
1. 观点1,案例1:先说观点或者是要解决的问题,再结合自己的故事和给你带来的启发。
2. 观点2,案例2:
3. 观点3,案例3:
4. 总结:今天的分享解决了什么问题。
5. 升华:金句结尾,或者立刻开始行动。
四、举例说明:
各位爱学习、爱分享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我是XXX。接下来我将用5分钟的时间介绍下我的家乡北京。北京大家并不陌生,是我们祖国的首都。为什么取名北京呢?
在公元1403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这里,把北平改为北京。从这时起,北京这个名称才正式出现。国民党统治时期一度把北京改为北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又恢复了“北京”这个富有历史传统的名字。那么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胡同、小吃、京音来介绍我的家乡。
1、胡同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2、小吃
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北京小吃大约二、三百种。特色的有炒肝、豌豆黄。
炒肝,这道小吃与慈禧对饮食的倡导相关,据说,有一天,慈禧想起早年吃过的白水杂碎,还想尝尝这一口。御膳房,就做了一道,品尝之后,这位宫廷美食家点评道:味道不错,可要是去掉心和肺可能会更好。之后经过厨师的改良,就由白水杂碎变成了至今的炒肝。
豌豆黄,在京城经营人大多是京东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人,因这些地方盛产豌豆。有一次,慈禧品尝了小贩的豌豆黄颇为满意。这一来豌豆黄一步登天,成为清宫的御膳小吃。
3、京音
北京话,俗称"京片子",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京的汉语方言,属于官话中的北京官话。北京尖团音不分,儿化音多,还有一些独有词汇。普通话虽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北京语音和北京话不是一回事。如发小儿、老伴儿、。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棒棰:外行。
这就是我的家乡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看见祖国再不断的强大,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天的我以中国北京为荣,今后的我以中国北京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