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回分享的管理四诫,继续分享。
第五诫 只求发展,漠视商业道德
第六诫 不用心思考,对该做的事情一知半解
第七诫 自己不去把握,完全依赖专家
第五诫 只求发展,漠视商业道德
如果你取得成功而又不违背原则,那么这种成功就会更持久。
** ——沃尔特.克朗凯特**
【归根结底,所有公司最后的生命线都是信任问题:顾客要相信企业生产的产品正如它所许诺的那样好,投资者要相信公司的管理层是有能力的,员工要相信公司的管理者能够兑现。】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金巴多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两辆同样的敞篷跑车没有盖上顶蓬,也没有车牌,一辆停在了杂乱的纽约市布鲁克斯区,另一辆停在了富足的加尼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结果,在布鲁克斯区,没过几分钟,车就被人划了痕;而在帕洛阿尔托,整整一周过去了,停在路边的跑车依旧安然无恙,不过,有一天,这位心理学家自己抡起打锤子开始砸车,很快,驻足的过路人也加入了砸车的行列,没用几小时,这辆车就完全报废了。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破窗理论”——【如果一座建筑物的玻璃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据此推断,这是个无人关心、无人管理的地方,于是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
破窗理论在商业环境里赤裸裸的上演了一次又一次,为了更好的财报,为了更丰盛的奖金,为了更高的头衔,公司里的人篡改数字或伪造账簿给负债蒙山遮羞布,虚报收入,竭尽所能去避税等等,安然、泰科等企业帝国轰然倒塌,就是鲜活的例子,从他们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根本没有把公司的股东和雇员放在眼里。
人性中的可贵与脆弱其实只有一墙之隔。
【经理人关心的是正确的做事方法,领导者关心的是做正确的事。】
管理大师彼得.德罗克说过:
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商业道德,有的只是道德而已,你的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并无断层。
我的思考:
在企业招聘关键的或者中高层岗位时,公司HR在评估候选人时,都会加入背景调查这一项,就是reference check,包括犯罪记录,身份证信息是否正确,学业背景是否有作假,工作经验,上一家公司的离职情况等等,如果查到的信息与候选人给出的信息有出入的话,那可见双方的信任就在一开始就被瓦解了,就算这个人在其他各个方面都符合公司的要求,领导者估计也很难能委以重任吧。
好的reputation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积累起来,而仅仅因为一次的”丑闻“就可以把之前建立的所有好印象一笔勾销。
个人品牌效应近几年在飞速的崛起中,依靠自己的鲜明特征和专业,副业的收入可能超过主业的收入。互联网的搭建,使我们的隐私变得越来越透明,界限越来越模糊。你以为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没有被看到或被记录,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被公之于众。”唐骏学历门“事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六诫 不用心思考,对该做的事情一知半解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机器会不会想问题,而在于人会不会想问题。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毫无疑问我们现在都被身边海量的信息所充斥着,如果不加思考就摄入海量信息的话,会主要产生以下三个问题:
1. 信息冲击综合症——大脑的极限
这部分的内容我觉得大家应该都会感同身受。当我们休假一周回来后,到了公司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当看到收件箱里几十封、甚至是几百封的未读邮件时,当时的心情肯定是崩溃的。心里碎碎念:【我应该如何尽快去处理那些邮件呢?哪些邮件是紧急的,我需要优先处理,否则进展就被我拖累了?哪些邮件非紧急,只需要我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回复就可以了?哪些邮件我只是被告知的状态,稍后看或者不看就可以?】
大量的信息,占据了我们大脑CPU的内存,我们生怕错过任何一条重要的信息,又对同时如此多的信息无所适从。
当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的同事史蒂夫.贝内特成为直觉公司(Intuit)的CEO时,公司有10条企业运营价值。史蒂夫别的什么都没有改,只是把第九条企业运营价值改了一个字。原来的说法是“想得快,行动快”,他把这个说法改成了“想得透,行动快”。直觉公司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而在史蒂夫领导下的业绩尤为突出。
甘地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得节奏变得更快,那是没有意义的。”
2. 未经消化的数据会掩盖事实
真正让我们陷入麻烦的并非那些我们根本不懂的东西,而是我们一知半解的东西。 ——马克.吐温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并不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百分之百确信,因为我们的测量结果受到我们自己的观察过程的影响。
因此,当我们说自己“知道”某件事物时,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论最好还是提高警惕。
有一种心理偏见叫做肯定的陷阱(confirmation trap),它指的是我们努力想证明自己的观点,而非找出自己观点中的错误之处。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并非事实,而是我们认为能代表事实的数据而已,或是那些我们想让其代表事实的数据。
3. 不花时间去思考是愚蠢至极的做法,有时候还会很危险
行动容易,思考不易。 ——歌德
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公司的并购案,戴姆勒和克莱斯勒,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凯马特商场和西尔斯百货,桂格燕麦公司和斯纳波公司,我们思考下,这些公司应该合并吗?还是并购仅仅是为了让并购者体验并购结束后在新闻发布厅里被相机围攻而飘飘然的感觉,他想要品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华尔街日报》头版头条的那份荣耀。
成功的医院会定期召开会议,来分析病患死亡的原因。
我的思考:
不懂装懂,一直半解,听专家说,不深入思考,这好像已经变成了我们现代人的一个通病。
我记得李笑来说过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可怕的不是你不懂,可怕的是你似懂非懂,却以为懂了,继续用你的理解去实践,只会错上更错。
我们都听过一句很流行的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越可怕。
关于海量的信息充斥,我想分享一个概念“注意力”。我们太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了,朋友圈的信息、别人的八卦、影视资讯、美食、无谓的攀比嫉妒心理、无聊的聚会等等。分散的注意力容易让我们烦躁,凡事都追求快,快,快,加速的决策产生,使我们思考得浅而短,只专注于短时的利益,更愿意听信身边所谓的专家建议,而懒得自己动脑思考。
在马东2016年新出品的综艺节目《饭局的诱惑》的游戏环节“狼来了”中(有点类似“杀人游戏”), 每当侯佩岑思绪混乱,不想用逻辑思考而用直觉判断的时候,马东就会提醒她,我们的大脑有两套思考机制,直觉的VS逻辑的,直觉的是最容易做判断的,可是它思考的太快,不一定准确,用你的逻辑去思考,去听每个人具体说了些什么,去判断说话的前后逻辑是否有漏洞。。。
说实话,如果你不是用一个娱乐的心态在看,而是身入其中以游戏者的身份去思考的话,真的非常费脑细胞,尤其是这个游戏中如果有颜如晶,有马东,有蔡康永的时候,他们每个人的讲话都非常的有逻辑且有混淆视听的作用,你很难找出漏洞,都觉得可信度很高,再加上我这个“木讷”脑子,真是服了,可我真是越看越停不下来。
模仿是很好的一个学习方法。当自己不具备的时候,可以复盘去看每个人在持有这个身份的时候,他说了些什么,他做了些什么,他如何为自己辩解,他如何去队员打配合,他如何去混淆他人的视线等等。
娱乐中,也在学习;就像游戏不一定是坏事。
第七诫 自己不去把握,完全依赖专家
了解一些问题比知道所有的答案更好。 ——詹姆斯.瑟伯
如果你在一个牛匹交易的市场买卖牛匹,你是看牛,还是看带牛来的农场主?
也许你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很白痴,挑选牛匹,当然是看牛啦,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对牛匹不了解的时候或者其他领域不清楚的时候,我们首先做的不是去研究,而是听别人如何讲,可能是商贩,可能是营业员,更可能是一些所谓的专家。
作者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入了这个坑。
【暑期打工时,他成为了他叔叔的帮手,去市场买牛匹。在干了一天后,他叔叔来看他买了些什么牛。结果发现有好几头牛我付的价钱太高了。叔叔提醒我,你太年轻,农场主总会千方百计地讲好话给你听,对你示好,分散你的注意力。】
随后叔叔给他列出一张表,上面写出了挑选牛匹的标准,也就是查理.芒格一直强调的“核查清单”。不要对自己的判断和记忆力太笃定,如果你去超市买东西,理智的做法是去超市前,列出一张购物清单,在确定把需要的东西都百分百全部列出后,再去购物,这样一是不会漏买东西;二是买东西有目的性,整个购物的速度会快;三就是不容易被特价的商品或促销所吸引,而买了自己实际上不需要的东西。
作者以可口可乐为列,指出了这一诫的惨痛教训。
公司总部提出考虑新可乐的方案,参与者人数众多的美国市场调研结果似乎也向我们证实,采用一种新配方的产品势在必行。在经过几周时间的讨论、争辩和商谈之后,郭思达和作者唐纳德表态支持这项计划。他们向我们证明,改变产品口味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竞争优势。
紧锣密鼓地测试、更多的专家论证,公司对重点顾客群和市场进行了测试,又进行了随即产品测试。这些市场调研的结果都向我们表明,新可乐总是更受欢迎。尽管郭思达和作者本能都是觉得不要变动这个美国百年老品牌,但是专家们的论证让你不得不听。
可是,公司刚刚宣布了推出新可乐,抱怨的电话就让公司的电话完全占线。在短短几周内,就收到了40万次通过电话和邮件形式进行的顾客投诉。
种种现象都显示这个错误的决策,可专家们还是继续告诉我们新可乐的成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新可乐肯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至于抱怨者,就让他们发牢骚去吧,这只不过会让公司的名字更频繁地见诸报端。
万幸的是,公司最终还是决定恢复原先的口味,才使公司最终转危为安。
而从这次的危机中,作者也意识到:
一个品牌的定义并非你和我脑子里所想的含义,它其实是每个消费者心中所想的形象。
我的思考:
我想起了投资股票,以为看懂了K线,时刻关注着行情,追涨止跌,就可以财务自由;以为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听所谓的财经专家点评股票行情,我们就可以幸运地买入一匹快速上升的黑马,变成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如果专家的预测都是正确的,那为什么那些专家自己不去炒股呢?按照他们的说法,随便一炒,都可以赚的盆满钵满吧,为什么还需要把那么珍贵的建议给到我们,甚至还继续工作,给我们建议呢?
如果我们多思考一步,多想想人性,多想想常识的话,也许生活中的所谓“好事”,都会被我们一笑而过。
在《清醒思考的艺术》里有一个思维陷阱就是权威偏误,文章里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危害: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我们会服从权威。
解决方法: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一位专家,都要设法向他挑战。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就越自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我以前就是这样,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特别容易造成权威偏误,任何事都是专家的意见。所以现在在看书,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训练思维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找出话语的矛盾再挑战对方逻辑的漏洞。
今天分享到此,如果您不嫌我啰嗦,且听下回最后四诫的分享。
小花
非传统工科女,坐标上海
INTP,喜欢各种好玩的人
好奇心强,欢喜各种新鲜事物
体验地越多,越发现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如果不是现在,那又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