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卷一包括四篇,分别是《上古天真论篇》、《四气调神大论篇》、《生气通天论篇》、《金匮真言论篇》。
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全文有13段,古文和译文总共不到10页,如果单单阅读文字,以我对古文的熟稔,大概30分钟便能读完。但姝茵老师送我的一席话点醒了我,这段话来自王阳明的《传习录》:
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以我目前有限的知识和阅历来学习《黄帝内经》,倘若仅仅是“对模古贴”,将古文逐字逐段译为自己的大白话版本,我在“道”的层面又能悟透多少呢。
于是,我重新收听梁冬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希望借助两位的解读“拟形于心”。
回顾第一次听梁冬和徐文兵的对话,对梁冬无甚好感,感觉此人话语粗浅,一身江湖气,如果称中医教育家徐文兵为“雅”,那梁冬便是“俗”。及至百度一番梁冬的经历,发现这位70后曾任百度副总裁,凤凰卫视主持人,最终转身投入正安中医事业,并非无名之辈。继续听下去,渐渐明白了节目组的深意,正是通过梁冬和徐文兵这样一雅一俗的角色搭配,让《黄帝内经》的解读雅俗共赏,深入浅出。
梁冬和徐文兵对话《上古天真论》部分,每段用时近一个小时,真可谓“咬文嚼字”,细细品味。
《上古天真论》第一段话:“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听完梁冬和徐文兵的解读,我感触深刻的有六点:
1、 我们如何用现代语言去诠释《黄帝内经》:徐文兵说“我个人认为,诠释不了。你想学习《黄帝内经》,你就去学古汉语,你去理解古文的每一字汉字的意思,然后你就能跟古人沟通了。你把这些东西翻译成大白话来讲,就好像拿中国话来翻译那个外国诗,或者把中国诗翻译成外国话一样,没味,没有神韵。”
我深以为然,读胡适先生的自传《四十自述》时,看到这位白话文的推行先锋激昂地写道“今日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今日之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要用活的工具替代死的工具”,我这位古文痴迷者不禁莞尔。时至今日,白话文推行已然成功,甚至于孩子们最早拿到手的古典名著多是白话简版,人们早已忘却故纸堆中的古文,也难以体味直接阅读古文之韵味了。
2、 什么是天真:徐文兵说“所谓天真者就是还没来得及受污染、受蒙蔽的人的那个状态。道家是讲究道法自然,认为老天自然赋予你的这个能量或者是能力,是最高超的。自然的反义词你想一下是什么?就是不自然,就是人为。这个人加上一个为,合起来一个字儿,伪。真的反义词是伪的话,我们就说天真,就是天、自然赋予你的那种能力。在这种能力面前,你还是谦卑一些,不要把你的人为、做作,'作'出来的那种东西,凌驾于这种自然之上。从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来讲我们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人想回归到自己自然纯朴的本性呢,就要做两件事儿,一个是尽可能地亲近自然,第二个,尽可能地回归传统。”
提到天真,你会想到什么?我一向喜欢天真这个词,只可惜该词被很多现代人误用了。比如85后网红杨天真,据说《女人30+》播出的时候,提到杨天真妈妈嘱咐她,“不要为了工作牺牲身体。”杨天真反问:“为什么不能为了工作牺牲身体?如果只活30年,但每天都很精彩,那也很好,为什么一定要活那么长?”合伙人陆垚说:“杨天真就是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刻都要赢的一个人。”
如此这般的“天真”,可以休矣。
3、中医是不是伪科学:徐文兵说“伪科学也没错,中医就是伪科学,中医就不是科学。中医是另外一门认识自然的学问。在到达真理的路途上有很多路径,科学是一种。宗教、艺术、文学都是。同时,我觉得我们对于科学的界定还不一样。可能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说,中医是另一种广阔的科学,也说不定。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先来说中医,我对中医的看法也经历了非黑即白的过程。一开始认为中医很神奇,曾经千里迢迢奔赴成都寻访名中医,讨得数十包调理气血的中药,如获至宝。不知是中药有效,还是心理作用,服完药后感觉整个人都气血两足。
后来,因孩子咳嗽,偶遇一位“神奇”的中医,让我对中医的科学性产生了怀疑。见面伊始,我刚准备开口描述症状,该医生挥挥手,意思是无须我讲,且待他“望闻问切”。望了许久,医生不容置疑地说,这孩子消化不好。我想解释两句,医生再次摆摆手,来一句,这孩子脾胃虚弱。我只好主动揭示了谜底,说明了孩子的症状。医生终于依咳嗽症状开了几副中药,无甚效果。我也便从此远离了中医。
现在回想,其实不是中医医学本身的问题,而是从业者良莠不齐,且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中药的效果。因此对中医切勿神话,也不要棒打,需结合实际情况,中西结合,对症下药。
再来看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比如近日几篇大谈“熟蛋返生孵出小鸡”的荒谬论文。让人们震惊的是,该论文不仅在科学学术期刊大行其道,而且背后暗藏着一条巨大的伪科学培训利益链。试问,在崇尚科学的现代社会,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为何能走向产业化呢。我们尊重科学,但也要警惕,随着“科学主义”的盛行,作为科学副产品的产业反客为主,变成科学的起点和归宿,使科学从“知识共同体”变成“利益共同体”。这才是相当的可怕。
4、“智”和“慧”有什么区别:徐文兵说“智和慧有什么区别?我告诉你两个成语你就知道它区别了,有句话叫急中生智,那‘慧’怎么说?‘静极生慧’。一个是着急上火时候迸发的灵感,一个是在极度安静无欲无求状态下迸发出来的东西,两个完全不一样。再深入一点讲,‘智’不带心,不动心,不动神。
‘智’是知和日。 ‘知日’是讲,‘智’是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像一个明晃晃大太阳挂在那儿,咱们在讨论它,就是说肉眼凡胎的人都可以讨论的学问,叫‘智’。而,慧,首先它带心,只要带心的东西都通神。而且,它上边是两个丰富的丰,这两个丰意味着什么?极大丰富、不可想象的内容,没有穷尽的。”
徐文兵作为中医名家,在与梁冬对话《黄帝内经》时,顺带对不少汉字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解读。作为一名认真严谨的学习者,我起初对这些非语言专家类的个性化解读不以为意,但解读背后蕴含的道理打动了我。
虽然成年后的我看起来泯然众人,但一向自认为小时候的我大略可以归为超常儿童一列,至少在语言文字方面。别人家孩子玩泥巴的时候,我把家里的杂志小说都看完了;别人家孩子学拼音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看世界名著;别人家孩子苦学语数外的时候,我只对哲学书籍感兴趣……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我的学习特征,那就是“快”,看书快,记忆快,理解快,反应快,表达快,什么都快。这么多年来,有幸与许多顶尖聪明人同行,但依然自以为聪明机智,并固执地认为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聪明”,其他都比不上聪明重要。
直到这几年,年岁渐长,慢慢发现很多事情不能靠聪明机智解决,特别是心内之事,甚至于越聪明,脑袋转得越快,事情越偏离初心的方向。因为“智”不带心,不动心,不动神啊。与此同时,遇到越来越多智慧谦逊的良师益友。我才真正开始求索“慧”,并意识到“慧”的重要性。于是,我尝试让自己静下来,“静极生慧”,在极度安静的状态下,带着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见极大丰富、不可想象、没有穷尽的万事万物。
5、什么是 “能言”:徐文兵说“我们做人呢,儒家讲叫,立德、立言、立功,三立……既然儒家把立言当成一个人生的一大任务来做,所以是说这个言不是胡说八道,也不是随便说话,聊天,而是能够出口成章,讲出一些非常经典的话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从小爱说话,读书期间常年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及至身在职场,也是随时随地发表观点,有时候看到半天不说一句话的人,心里颇着急。至于说的这些话能不能“立”起来,似乎并不在考虑范围内。而古人却是把立言作为人生的“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因此,对于进入人生下半场的我,是时候立言了。
6、什么是“敦敏”:徐文兵说 “我们经常说胖墩、门墩,敦,就是下盘特别稳的人。要读《黄帝内经》,首先要去练一些道家的功法,比如说要站桩,要静坐。道家站桩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叫气沉丹田,‘虚其心,实其腑’, ‘离中虚,坎中满’。离是心,心火,这个坎是肾,就是我们讲的丹田,它要把人保持一个什么样状态呢?就是下面很重,就像不倒翁似的,有生根,然后丹田是充满的。当这个丹田充满的时候,他有虚就有实,虚的地方,我们叫‘虚其心’。所以真正养生的人是要离中虚,心很虚,虚心,实腑,肾精很足。所以‘敦敏’ ,就是说了心、肾两个的状态。‘敦’就是肾精很足,‘敏’,当心很虚的时候感觉就非常的敏锐,所以这种状态下容易出慧,这叫‘长而敦敏’。”
站桩和静坐我都没有专门练过,但是自从去年听完黄帝内经解读之后,我开始修习瑜伽。起初以为练习瑜伽的目的是增强身体柔韧性,只要老胳膊老腿跟随教练动起来,就算是目标达成。没想到,专业瑜伽教练反复提醒我们首先要练好核心,加强核心力量。核心稳定,身体动作方能如同行云流水。正如,人格内核稳定,我们才可能具备开放性、成长性的思维意识,才能敏锐地觉察而又不乱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