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活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千天后,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让我想起了007客服,七姐,说过一句话“目标越清晰,行动越具体”。
减少焦虑
知乎有个热榜话题:三十岁一事无成是什么的体验?114万浏览量。我为什么害怕30岁还一事无成,更多是因为媒体传播出来的。
90后喜茶老板身家45亿跟华为应届毕业生最高年薪201万,让我看到这些新闻就焦虑,突然想起自己的年龄,一想就觉得倍感焦虑。
应对措施
其实焦虑最大的事实,不管你焦不焦虑,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每天认真做好正确并且对的事情:坚持早起,大量阅读,天天健身,这些事情在哪个年代都不会过期。身体是重要支柱,大脑是AI程序,生活是修炼的道场。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的:你担忧的事情百分之九十不会发生。我回忆了我过去的想法,我担忧的事情一次都没有发生过,这都是大脑中的误报,大脑中有一个底层模式:不管我在做什么事情,它都有声音,可能是批判或者回忆过去的错误,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噪声,停不下来的永动力。
我通过阅读《洞见》这本佛学书籍,尝试控制了大脑中的默认模式,发现生活中大量的烦恼都是想出来的,它根本就是假的,因为担忧的事情百分之九十都没有发生过。
减少惰性
任何问题,包括好习惯的塑造,都应该抓住最主要的问题来单爆。解决完主要问题,再解决次要问题。
1、 每天早睡早起,2、 每天坚持阅读至少30分钟,3、 每周健身至少5天,4、 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周坚持写1篇周记
早睡早起和健身直接对应的是生理方面的自我调整和改变。指向就是精气神。
阅读和写日记直接对应的是自我心理方面的调整和改变。
早睡早起+健身+阅读+写日记=对治惰性的“组合拳”
早睡早起是“大齿轮”,“大齿轮”动起来,就能够带动“健身”、“阅读”和“写日记”等等小齿轮,从而干掉惰性,打造爆强执行力就有了坚实的保证!
单爆干掉惰性,那就是:反复执行的过程;是不知疲倦,反复执行的过程;是不知疲倦,反复执行,不断提升的过程。任何事情,任何困难都经不住单爆。
上述4个好习惯拆分和组合起来都是能对治咱们身上惰性的!
睡前思考
每晚入睡前,问自己2个问题:
1、 我今天时间利用效率如何?2、 我今天在哪方面有所提升或改变?
注意这句话:“俞敏洪写日记有个习惯,他会记录自己每天有多少时间花在进步上。”
自己精力聚焦在哪里,自己就会收获什么。聚焦在放纵自我,收获的就是空虚悔恨;聚焦在提升自我,收获的就是一天又一天的踏实满足感。
康熙皇帝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未有坚贞永固之力。朱熹也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做事也是这样。做至大至艰之事,开头一定要提起全力,有股冲劲,“猛火”痛烧一段,否则绝难成功。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如同被困在圈中的猪,终生没能清醒。有的人,意识到了醒来的必要,但终生处于一种“勤奋地懒惰着”的状态,一生想用力力不足,想振刷刷不清,在关键处突破不了。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不能毅然横起,扫绝一切罗网。
人从昏怠状态中挣扎出来,就如同青年人赖床一样,开头最容易反复。最好的办法不是在一边轻声催促,而是上去直接扯开被子,在他脸上泼上一盆凉水。
朱熹对这点体会极深。他对弟子说: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曾国藩对朱熹这句话极为赞同。人要成长,必须有一个吃大苦的过程。忽忽悠悠、舒舒服服是永远完不成脱胎换骨的。写日课修身,就是曾国藩一生的“猛火煮”阶段。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享能精通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家书》
找到内驱力
只有内在驱动力够强,才能让我变得越来越好,我并不是想培养早起这个习惯,只是想拥有更多时间来平衡生活&工作,向需要熬夜让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行业人致敬,尊重他人。
什么是内在驱动力,就是我为什么想达成这个目标的前提早起为了什么,拥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更多思考时长?或许对,但并不具体,早起应该是为了减少更多活着的成本,并让自己开心,这是核心,如果早起让我感到痛苦了,那一定是我的思维方式错了。
一行禅师说:快乐不来自物质,而在于你能在吸入一口气的同时还能呼出一口气。
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欲望,“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有人说,延迟满足强的人更自律,容易获得成功。
那怎么训练提升延迟满足呢?
ABCD法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增强延迟满足的能力,其中A代表行为,B代表现在,C代表未来,D代表改变的策略。比如,我现在的行为表现是“做事拖延”,好处是可以先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过未来等待你的都是让自己头痛的难题和麻烦。那么改变的策略有哪些呢?
还记得棉花糖实验吧?
让我们先看看在“棉花糖”试验中那坚持到最后的三分之一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吧。他们中有的人闭上眼睛或是头枕双臂做睡觉状,努力与眼前的棉花糖“隔离”。所以,培养延迟满足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与让我们分心的奖赏保持距离,比如在做计划的时候就把困难的工作或者会谈约在前面,或者优先与别人确定这些事务的最后期限,或者把不喜欢的工作都摆在桌面上而把喜欢的工作锁在抽屉里。
“棉花糖试验”中,还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也可以让我们不那么被即刻的诱惑所吸引,比如做自己头痛的工作时专注于工作本身就可以减少负面情绪产生的阻抗,或者听一点儿舒缓的音乐。
第三,把短期满足带来的长期恶果或者延迟满足带来的好处具体化也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比如把自己解决一个困难后能得到的奖励贴在电脑旁
数据化管理问题
这种方式就是建立EXCEL表格,统计每天我写的字数。方便我自己定期或不定期统计分析:最近的提醒,从文字量上怎么样?大家基本反馈怎么样(文章点赞数,评论数,微信群响应人数)。
如果我能把自己每一天完成事项的行为数据记录好,统计好,分析好,这对于走到后面,自己纠偏和给自己不断加油打气都是有莫大好处的。
同时,我坚持做好数据统计和整理分析,本身又是在固化一个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更好的培养好习惯,从坚持做好数据管理开始!
也许有人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嘲笑我,不过这不重要,因为同时我也收获了尊重和鼓励。
我不在乎前者,我只把后者牢记在心底。
当我用自己觉得酷的方式生活,别人竟然也觉得很酷的时候,这本身就变成了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认为自己有价值,我对自己有信心,我可以改变,我知道该怎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