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让他们理解自己,自己也理解他们,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潮流。拥有新的思想,化解代沟产生的隔阂。
越长大,越感觉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随着自己的学习成长,越来越感觉和身边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是无关紧要的人远就远吧,但如果是自己的亲人,甚至自己的父母,那又当如何选择?
当我试图带他们一起成长,纠正他们的旧思想的时候,我发现得到更多的不是欢乐,而是争吵。那些和父母相处的仅有的,短暂的,珍贵的时光,就在这些争吵中悄悄的流失殆尽……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自己采取的沟通的方式不对?还是他们不思进取?还是有别的原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也励志,今年把这个问题给化解掉,让家恢复它该有的样子。
我都曾经生出了一个想法,我是樊登读书会的会员。樊老师讲的书和传达的观点,我是特别的认可。如果让我的父母坐在那里听,让他们一块跟着学习,吸收一下新的思想,他们会不会改变一下,或者在今后的交流中,能听进去我讲的话呢?
但是我转念一想,此法不可行。第一,他们能不能坐得住,坚持听得完;第二,他们即使听完了,也不能保证他们就认同。第三,如果起反作用了,反而会更麻烦。(他们会说:你就是被这些人带坏的吧。)
后来我又想,如果真的能改变他们,那我就把樊老师讲的这些内容全部背下来,做成自己的课件,在吃饭的时候讲给他们听。一方面是自己的孩子在讲,另一方面还有特别有道理,他们会不会就听得进去呢?
但是我转念一想,此法也行不通。我开始反问自己:你讲的都对,你讲得都有道理,那又怎么样呢?生活中谁还不懂得几个大道理?懂得这些道理,认可这些道理,生活就能发生改变吗?懂得了大道理就能过好这一生吗?这个社会不一样,有很多年轻人在感叹“懂得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吗?
于是,我又是陷入了深深的疑惑和不解之中……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儿呢?这就像宁老师说的那样,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困局”,我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破局而出”呢?
今天在群里聊天,又提到了这个情况:“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和父母共同成长”的问题。
在这个聊天中,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仿佛找到了一点“破局”的思路。
我们一个人走成长过程,都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是我们没办法改变,并且是一成定局的事实。
很多人现在所展现出来的样子,就是他们父母的样子。他们的父母爱擅长社交与人打交道,孩子长大后,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会和他们父母一样优秀。父母性格内向保守,不爱说话,那这孩子的性格也一样如是。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就是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如果,你是非常幸运的成了“龙凤”,那我恭喜你;如果,你很不幸成了“会打洞的老鼠”,也不要悲伤和抱怨。因为,佛陀说过这样一句话:“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正得”。还是有机会改变的。
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一个人,这一生中有两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小时候和长大之后。
小时候我们身不由己,被迫选择环境,甚至没有选择。长大后我们开始独立,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这个时候不管你怎么选,你都怨不得任何一个人。
很多人抱怨父母,说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教育不合格,才造成今天自己的样子。可是你殊不知:作为孩子,我们是没有权利原谅父母的!(如果这句话你读不懂,可以多读几遍,好好揣摩一下)
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已经给了孩子最好的,至少,是他们认为的最好,他们已经做到了他们该做的。但是,站的更高的角度来看,可能还远远不够。甚至,他们认为最好的可能是错误的,和这个世界是不相容的,这就取决于父母的认知高度。
别说我们的父母那一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任何时代,包括我们身边也时刻发生着这样的情况。看看你有孩子的同学,他们何尝不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他孩子呢?你能说他是在害她的孩子吗?我想你得到的答案绝对不是伤害……
所以,我们必须设立一个大前提,也是我们的做人原则:作为孩子,是永远没有资格原谅父母的!
当我们私下感叹的时候,你也会发现,这和文化程度没有关系。再贫穷落后无知的地方,也有开明的父母。再繁华发达的大都市,也有不明事理的父母。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对他的孩子来说,就俩字“运气”。
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抱怨”,无辜的看着自己有这样的“运气”,我们要不要抱怨?俗话说的好“点儿背不能怨社会”。当我们生出“抱怨”的时候,就代表着我们已经看到了当下的处境,也代表着你已经长大,并且有了自己的选择。(很多人却放弃了这个选择,这才是他们悲剧的根源……)
当我们站在第二个可以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路口时。我们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我们父母的思想,是如此的落后,甚至几十年从来都保持不进步。在我们大跨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摒弃抱怨父母,只是希望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共同成长,只是为了减少彼此之间的差距和沟通障碍。
为了让父母变得更好,为了教育父母,我们不惜和他们争吵,甚至和他们冷战,我们不但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反而,出现了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究竟是谁错了?孩子的一意孤行?还是父母的冥顽不灵?答案很明了,是孩子做错了。这里有一个大原则:作为孩子我们不能批评和教育自己的父母!(如果不理解,多读几遍,把它记到脑子里)
这个原则,是做为“孩子”这个角色,永远不能触犯的底线。因为,作为一个活着生命,必须对给予我们这个生命的人,尊重和保有敬畏之心!而之所以长大之后,会产生一些我们不想要的结果,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父母”也只是环境的一部分。(我只是想说,你要分清楚“生命”和“环境”)
作为一个持续成长的人,一个励志要带着父母一块成长的人,要给他们传授新思想、新观念的人,他连长长幼都不分,连起码的尊重和敬畏之心都没有。那他的这个“成长”又有何意义呢?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成长姿势呢?
回到生命本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道,哪怕是最亲近的父母,而他自己的生活轨道,又是由他们多年的生活积累而形成的。现状就是过往的积累,速成也绝无可能。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你能靠说一个道理,或者讲几句话就能改变他们过去的积累吗?这就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
再说,如果你强行打破他们的生活轨迹,那么,他们的整个生活系统就会坍塌,你又让他们置于何种境地呢?你一拍屁股走了,你有没有想过,改变之后的他们,怎么和家乡父老,亲戚朋友相处呢?你想让他们众叛亲离吗?
想一想小时候吧!那个时候父母把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留着,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他们就要把最好的给孩子。(当你看到这样的父母时,会做出一样的感慨?)
但是,长大后的我们却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把认为最好的东西,也强行的给父母灌输。他们不听,我们就跟他们吵,和他们冷战。因为我们坚定的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让父母变得更好。(或许现在的他们,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无助)
还记得,当你看到一个父母,把他认为最好的给孩子灌输的时候,你的产生的那个感慨吗?那个感慨就是“破局”的突破口。
我们一直在打磨自己的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呢?就是:知道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最好的?
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认为它是好的,那你自己就去先做,如果你认为一个东西好吃,那你就自己先去吃,用你的行动告诉他这个东西是好的,这个东西确实好吃。
同理:如果你认为你的学的思想是好的,你认为你学的道理是有用的,那你就自己先去做到。用你的实际行动证明,它就是好的。
就像《论语》讲的:传不习乎?想一想,当你想教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到?
当我们还要想着,怎样寻找一套合理的套路,让父母改变接,受新思想的时候,你不觉得这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吗?
何必呢?出人生苦短,何必这么痛苦呢?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么痛苦的事情上,不如想一想怎么和睦相处,提高自己的“包容心和理解之心”。
就像罗胖开年的时候,讲的那句话: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当自己真正改变的时候,那么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就会发生改变。等这个看世界的视角改变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和谐了。
再说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千姿百态的,很多人没有伟人的思想,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精湛的技能……但依然过得很好,乐呵呵的过一辈子。
对父母来说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反过来也成立!
最后,在回顾一下两个原则:
1、作为孩子,我们永远没有资格原谅父母。
2、作为孩子,我们绝对不能像教育小孩那样教育父母。这是一个人必须拥有尊重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