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译文】
徐爱问道:“《大学》之中‘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是指事事物物都有定理,这好像与您的看法不一致?”
先生说:“从事事物物上去探求至善,是在本体之外。至善是属于内心本体的。只是彰显人人本有的内心的光明德行到了至精的地步便能做到至善。然也没有离开事物。这个注所说的‘穷尽天理,不带一丝一毫的私欲’,说对了。”
徐爱又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呀?”
先生说道:“心即理。天下哪里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达到内心一定的境界才能坚定志向,坚定志向才能镇定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擦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大学》开篇就强调了立志与功成的逻辑关系,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迥然不同的是事理均可在心中求。那么《大学》中至善就是明明德达到至精至纯的地步,就能明白世间的道理,并不是想朱子所说的“穷物即理,在事事物物上求尽事理。”至善原是回归内心的本体,干干净净,纯白如镜,如此便是穷尽天理而不代一丝一毫的私心欲望。如此便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万事万理都在眼前和心中,那些巧夺天工的成就和伟业,就是在这样的境界下创作出来的。
古之圣人为了避免那些没有至精至纯本心的人习得歪理邪术或者将圣学功利化,只将明明德告知天下以亲民。不能至善的人将立功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殊不知,功成只是在至善的基础上,自然形成。当代人,心中有理想有抱负,其中大多数都被人欲所缚终其一生而不能得,偶有得者不是处心积虑身心俱损,就是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功成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圣人终其一生智慧教化万民,只是明明德、至善。阳明先生讲:“人人心中有仲尼,只将闻见苦遮迷。”佛家也有云:“世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念执著而不可证得。”,人欲心可见其之大,至善功成如此至简,却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圣人百年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