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用的是“目标——反馈”机制,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应该用“行为——反馈”这个词,因为生物掌握了这个手段才能达成目标,而不是为了某种目标做出行为。
首先讲一下这个机制。当一个生物做出某种行为时,它同样会接收环境的改变向它传送的信息,由此达成一个“输出——输入”的循环,当这个循环开始变得有规律,生物便可以借由这个循环达成某些目标。
行为反馈机制给生物带来了什么呢?第一是目标的建立和可达成性,通过这一点,生物开始尝试着用它来改变环境和理解环境,第二便是稳定的快感产生来源,符合这套机制的反馈会使生物产生快感,而且是越缩短这个反馈的距离,快感越强烈。
举个例子,毒品,性,和游戏,这三种东西都是可以使人产生快感的,因为他们都符合这套行为反馈机制(毒品直接可以被大脑识别为反馈),而且它们反馈的距离依次缩短(毒品作用于脑中,性作用于皮肤,游戏作用于四肢和感觉器官),因此快感的产生也就依次减少,同样成瘾后戒断的难度和反应也就依次减少。
这两条后果有什么用呢?第一是生物开始不自觉的追求更多的反馈,无论是从进化上还是单个生物上,例如那个著名的猴子吗啡实验。由此产生了控制欲,占有欲,权力欲等一系列感情,以此为基点建立了复杂的情感系统和行为系统。
第二是生物演化的方向开始越来越多的倾向于这套机制:多细胞生物——神经系统——动物——工具使用——人类——商业——农业——工业——多媒体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行为反馈机制带来的快感是在一步步增强的,并几乎不可逆的向着更强的方向一路飞奔。
第三是需要的诞生以及社会总体的不可统一性。虽然大家都有这套机制,但是由于资源和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把一个人的需求看作是一个方向的箭头的话,社会里的箭头一定是指向各个方向的,这就造成了宏观上的方向不可统一,因此所有试图强行统一方向的措施本质上都是反人类的和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