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按正常的生命年龄,人的一生不过3万多天。3万多天是个什么概念呢?为了让读者对这个数字更加印象深刻,作者说,你可以用一张A4纸,画成24×24的格子,一个格子就是一天。读到这时,我自行脑补画了这张A4纸,粗略算算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敢情我这张纸已经没了近一半的格子?!还不考虑这张纸最后那些格子会不会仅仅只意味着时间,而谈不上质量。真真是细思极恐!
人生苦短,这样的道理没谁不懂,可当时间淹没在日复一日那些“不重要却紧急”或“重要又紧急”的事务中时,大脑和心灵天然地选择了“人无远虑”。正常情况下,没有人真的能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过。时间、死亡,属于终极的问题。这样“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我猜想 ,多数人不会认真考虑,少数人偶尔会细细思量,而我这种“常立志”而不“立长志”的人,唯有当看到关于时间或人生的鸡汤文时,能震动一下子,过了,仍然退回到自己的“舒适圈”里,继续麻痹。可是,不面对不等于这样的问题就能消失,它像一个需要打补丁的程序,只要情景条件满足,立马自动浮现,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跳出来提醒你:这里还有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写字,让这个“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再次浮现。那么,让我们通过写字,捋一捋内心那些纷繁零落的“杂念”吧。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据说当人们临近死亡时,如问有何遗憾,绝大多数回答的模式为:没有------没有------,意思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想做------而没有做-----”中白白耗尽了时光。可是,人之不死时,一说到思考人生要如何度过,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这样庞大混沌的问题,感觉就像没有任何工具,单凭一张小小的嘴,让你吃完一个你肉眼根本看不到边的东西,无从下手。何不如,放弃“规划一生”这样的“大课题”,就从“当下”的概念出发,听听内心深处的那个“我”,问问她:现在、当下、或者具体到这一年,你想要什么?你想成为什么?
我想要一个健康的、漂亮的身体。我天生是个极受不了皮肉之苦的人,对身体上的疼痛耐受度很差,连打针都觉得发抖,我更害怕身体被当做机器一样来“修理”。每当生病,首先垮掉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病来时,心理极度脆弱,心里的委屈、悲观的情绪、消极的想法,远超身体感受到的疼痛。哪怕只是一次重感冒,我随时都能凭借一点点小情绪而眼泪开闸。这些年来,饱受了身体上的一些慢性疼痛。是的,不能再对身体发出的信号坐视不理,改变自己,增强自律,就从照顾身体开始。如若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皮囊,恐怕人生的幸福感也无从谈起。
(未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