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是无法通过科学精确计算的无形资产。但一个朝堂大佬的“威望”多寡又确实会在政变的关键时刻影响到很多人的立场选择。
司马懿敢发动“高平陵之变”就是他有把握凭他多年积累的威望,在洛阳城振臂一呼会有人支持他司马氏掀翻曹爽,“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不但能稳定中央政府,还能让关中、淮南等地方势力承认了他政变的合法性,,靠的就是他多年的威望;拿破仑能在首次退位后重建“帝国”也是因为他之前靠赫赫军功在法兰西积累下来的威望太高给了他一个流放犯一度重建帝国的资本;威望太高也是韩信为什么会死于非命的原因,韩信在军中威望太高,韩信是不是和陈豨勾结谋反不重要,刘邦、吕后都不可能放过他,韩信只要活着就是汉王朝的不稳定因素,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大汉朝长治久安,韩信你还是先一步去死吧。
何进、何苗旧部之所以会选择投靠董卓?首先就是因为董卓在军中有一定镇住场子的威望。
董卓的威望是怎么养成的?是他一步一步脚印通过征战沙场树立的。
董卓是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人,还是个“官二代”,董卓这个“官二代”的含金量当然是远远不能和袁绍、曹操比,董卓的父亲只是豫州颍川郡纶氏县县尉【王粲《英雄记》曰:(董)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县尉类似今天的副县长兼县公安局局长,但也比绝大多数人大汉百姓要好,董家在地方上还是有些人脉关系的。
凉州在黄巾之乱前就已不太平了一百年,三次大规模的“汉羌战争”的主战场就是在凉州,小规模的战争更是多不胜数,凉州是个汉胡杂居,尚武骁勇之风极盛的地方,董卓就是凉州人尚武骁勇的典型代表,他身壮体大双臂有力,骑射战斗是把好手,在马上左右开弓都没问题【(董)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而且董卓和《水浒》中的宋江类似,喜欢仗义疏财结交豪杰。《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董)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今天工业化时代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耕牛在古代农耕社会的意义:在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农民,可依赖的生产工具不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耕牛。而董卓,却杀了耕牛来招待朋友。董卓对朋友的义气,确实非一般人难比。这样的义气,不仅是刘关张有,董卓身上一样有,而且通过这一杀牛事件表现的更为强烈。羌人首领也知道耕牛代表的意味,非常感动,投桃报李送了上千头牲畜送给董卓。
董卓武功好,地方上朋友多,有威名,又有父亲的官场关系,在地方上混的可谓风生水起,黑白两道人脉甚广,不太平的凉州正需要董卓这样的人才,郡政府召董卓为吏,出任兵马掾,负责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董卓由于工作成绩出色,被凉州刺史成就辟为从事,后又被并州刺史段颖推荐到三公府深造(“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
不过,董卓在公府深造这段时间似乎在仕途上没有得到什么进步,董卓在仕途上转了个方向,以“六郡良家子”的名额,在汉桓帝末年入羽林军做了羽林郎。【六郡是“陇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良家子是“非医、巫、商贾、百工”的家庭】。
延熹九年(166年)秋,鲜卑入塞犯边,与叛乱的东羌联合,对抗东汉政府。朝廷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负责平定幽、并、凉三州叛乱。董卓大概是此时任张奂的军司马。
永康元年(167年)冬,叛乱的羌人进犯三辅【三辅是指司州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类比郡】,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杀万余人,三州定。”
次年,张奂班师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继续发扬当年跟羌人兄弟打交道的作风,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下属将领、士兵,说自己打胜仗离不开部下支持,这样的董卓又怎会不得士卒爱戴。
董卓此后历任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可董卓不知怎么的在西域戊己校尉任内被罢官。
裴松之注引《吴书》记载的,“司徒袁隗辟为掾”很可能就是董卓被罢免西域戊己校尉后才发生的。很多三国历史爱好者认为董卓被袁隗“辟为掾”是发生在董卓做羽林郎之前,其实是被《吴书》误导了,“司徒袁隗辟为掾”,上一句是“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有论者多把“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两句连在一起解读为同一件事,认为段颎推荐董卓入的公府,就是袁隗的司徒府,但“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连在一起理解,在逻辑是不通的,这样解读存在个时间问题。
段颎出任并州刺史的时间只有在延熹四年(161年)冬到延熹六年(163年)冬,延熹年间的皇帝是汉桓帝,袁隗担任三公是汉灵帝登基后的事,简单从时间上算“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中的“公府”就绝不可能是指袁隗,公府一般是指三公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不负责任猜一个人选,被何进派去两次阻止董卓率兵入京“除宦”的谏议大夫种劭的祖父——前司徒种暠倒是有可能是段颎“荐卓公府”中的“公府”,种暠担任司徒的时间正好和段颎出任并州刺史时间有重合,而且种暠曾做过凉州刺史,任内“甚得百姓欢心”,应该是不排斥段颎、董卓这样的凉州人,东汉官场占主流的关东士人是比较排斥凉州籍官员,所以凉州人的段颎才可能推荐同是凉州老乡的董卓入种暠司徒府工作,而种暠在延熹六年(163年)春于司徒任上去世,董卓可能入司徒府工作没多久种暠就去世了,董卓才又另走门路,以“六郡良家子”入羽林军做羽林郎,也正可能是董卓和种家有这份渊源,何进才会选择派种劭去阻止董卓入京。
所以,《吴书》记载的“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是有时间间隔的两件事。董卓被“司徒袁隗辟为掾”只有可能是在董卓罢免西域戊己校尉之后,因为只有被免为平民,司徒袁隗才会辟董卓为掾,你都是官员了,司徒袁隗还辟什么劲?
董卓很可能就是走了袁家的路,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并州刺史,后又调任河东太守。
董卓在河东太守之前的官场履历,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多是在战乱一线任职。
在凉州为兵马掾、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
“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
广武令是今山西省代县,东汉时属并州是跟匈奴人打交道;
蜀郡北部都尉和蜀羌打交道;
西域戊己校尉顾名思义是和西域国家打交道;
并州刺史常统并州军作战,是跟鲜卑、南匈奴、羌胡等打交道,董卓的前辈,段颎、张奂两位东汉名将都曾在并州刺史任内树立军功。
这就是王粲《英雄记》记载的,“卓数讨羌、胡,前后百馀战”,董卓的官场仕途就是通过常年在第一线作战树立军功从而在朝堂中有立足之地。
在中平元年(184年),张角振臂一呼,撼动东汉王朝统治的黄巾之乱爆发,久经沙场的河东太守董卓被汉灵帝任命为东中郎将,取代被太监进谗罢免的北中郎将卢植主持冀州战事,不知是不是吸取卢植久围不攻被宦官进谗罢官的教训,董卓主动进攻黄巾军,结果平日牛逼哄哄的董卓反被农民组成的黄巾军击败,因战败董卓再次被朝廷罢官。名将皇甫嵩接替董卓主持冀州战事平定冀州黄巾。
被罢官的董卓很快又迎来东山再起的机会。在中平元年(184年)年底,大规模的黄巾之乱被大致平定,董卓的老家,西北凉州又一次发生大规模的“羌胡”起兵,“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明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东汉政府派镇压黄巾有功的左车骑将军凉州人皇甫嵩率军镇压,在凉州威望素重的董卓也被朝廷重新起用为中郎将,作为皇甫嵩的副手,回到老家凉州“剿匪”。
董卓因为这次西北羌乱,真正实现人生的腾飞。
坐镇长安的主将皇甫嵩鉴于此次凉州叛乱规模浩大,打算给叛军来个防守反击,结果防了四个月还没来得及反击,就被皇帝的“父母”——张让、赵忠【汉灵帝曾有一句名言,‘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赵忠)是我母’】诽谤,说皇甫嵩“连战无功,所费甚多”,汉灵帝征皇甫嵩回朝,还惩处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官印,并削爵减封邑,以示惩处。改用司空张温为前线统帅,执金吾袁滂为副,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甚同受司空张温指挥,张温也开了东汉三公在外带兵的先例。
张温率大军屯兵美阳县,凉州叛军也进兵至此,双方交战,官军一度不利。
董卓并没有把张温这位新领导放在眼内,首次去见上司的董卓姗姗来迟,见面后又出言不逊,态度傲慢,张温的军事幕僚,“江东猛虎”孙坚建议张温直接杀了董卓以正军法,张温因为董卓在凉州威望素重,平定叛军正要倚重董卓,而杀了董卓甚至会得罪董卓在凉州的亲友旧部,导致凉州惹出更大乱子,因而拒绝了孙坚的提议,从这事可知董卓在凉州的影响至深,这也是董卓敢在张温面前狂傲的底气和资本。(多写一句,当时在张温帐下听命的,除了董卓、孙坚外还有一位大佬——未来的徐州牧陶谦)
在美阳县两军对峙到十一月时,一天夜里,等来了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流星划破天际,半边天空火光如柱,照亮了凉州叛军的军营,引得营内的马、驴纷纷嘶叫。
今天在我们看来流星雨是挺浪漫的一件事,但这温柔的星空没能让一千八百年前的凉州叛军感动,凉州叛军看到这“浪漫”天象,私下里议论纷纷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不祥之兆,得赶紧撤回老家去。
可,第二天,同是凉州人的董卓就得到了这个凉州叛军内部的秘密情报,与右扶风鲍鸿合兵进攻,将西凉叛军杀的大败,斩首数千级,叛军首领边章、韩遂败走金城郡榆中。
大胜后,统帅张温兵分两路追击叛军,周慎率军三万进围榆中;董卓率军三万追击先零诸羌,结果两路军都败了,当时六路人马回来,只有董卓军全身而退(《三国志·董卓传》曰: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董)卓独全众而还)。
因为董卓率军平安归来,之前在美阳之战又大败敌军,表现突出,董卓被朝廷论功行赏封为前将军,斄乡侯,食邑千户,屯兵右扶风,防御凉州叛军。
到中平五年(188年)冬,凉州叛军首领王国携十万大军再次攻入三辅,重兵围攻陈仓县,情势危急,朝廷重新启用皇甫嵩,任命他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人救援陈仓。这是皇甫嵩、董卓两位凉州名将第二次合作,而皇甫嵩又一次成为董卓的上级。
不过,这次董卓和皇甫嵩的合作并不愉快。董卓向皇甫嵩建议急速进军,救援陈仓,皇甫嵩认为:陈仓防备坚固,凉州叛军必然无法攻克,官军只要按兵不动,以逸待劳即可取得全胜,作为主将,皇甫嵩拒绝了董卓的建议。果如皇甫嵩所料,王国围陈仓,自冬至春,八十多日,城坚守固,叛军精疲力竭,无奈撤退。皇甫嵩下令乘胜追击,董卓却劝阻皇甫嵩,认为“穷寇勿追,归众勿迫”,皇甫嵩则认为:“叛军是丧失斗志的疲师,而不是归众、穷寇”,争论的结果是皇甫嵩独自领兵追击,让董卓殿后,皇甫嵩追击叛军,连战连胜,斩首万余级。经陈仓一役,董卓和皇甫嵩的“瑜亮情结”更深了。
因陈仓战败,凉州叛军内部再次发生内讧,凉州叛军名义上的首领王国被实力派大佬韩遂、马腾等废黜,改为推举原信都令、凉州名士阎忠为新任叛军首领,有意思的是,《后汉书·董卓传》记载,阎忠是被韩遂等逼迫做这叛军首领,“劫故信都令汉阳阎忠使督统诸部”,范晔在《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一则史料,中平元年(184年)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声望如日中天,阎忠竟跑去劝皇甫嵩这位凉州老乡从事造反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再细思一下,中平元年(184年)年底,凉州竟然再一次反了,凉州人阎忠在这么巧妙的时间节点去劝说皇甫嵩造反,不免让人联想阎忠是作为凉州叛军的间谍去策反皇甫嵩的。
阎忠这位实锤的“反贼”,会是被“劫”反的?与其说阎忠对造东汉王朝的反不满,不如说是阎忠对韩遂、马腾等人只是利用他的名望,把自己作为傀儡首领的不满,没多久阎忠就愤然病死。
没了阎忠这个名义上的首领,韩遂、马腾等各路凉州军阀联合组成的凉州反政府武装,陷入互相攻伐,互相牵制,凉州叛军暂时无力再对东汉王朝发动进攻。不过已经千疮百孔,内乱、外乱交替出现的东汉王朝也无力平定凉州,凉州不过是东汉王朝诸多“毒瘤”之一,王朝末像的东汉帝国有太多威胁帝国安全的事需要处理,顾不上一个“小小”的凉州,凉州实际上脱离了东汉王朝统治。直到建安末年,韩遂、宋建等凉州军阀被曹操平定,凉州才又再次回到汉王朝的“统治”。
不只作为反政府武装头目的韩遂、马腾等军阀成为这次凉州之乱的受益者,奉命镇压这次凉州之乱的朝廷将领董卓也是这次凉州之乱的受益者,自中平二年(185年)到中平六年(189年),整整四年时间,董卓就没离开关中,为东汉王朝抵御凉州叛军,但是董卓在这四年时间里已经尾大不掉了。
董卓借抵御韩遂等凉州反政府武装的机会,逐渐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把麾下的军队从汉朝的政府军向董卓的私家军团转变,董卓在麾下军队树立绝对的权威,在董卓部下皇帝的圣旨已经不重要,董大哥说的话比圣旨还管用。
汉灵帝把皇甫嵩这位被“雪藏”的名将重新起用,未必没有用皇甫嵩制衡已尾大不掉的董卓的考虑。不只是皇甫嵩,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接受与董卓有旧仇的前司空,司隶校尉张温举荐外放凉州敦煌人盖勋为京兆尹,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抑制董卓的意图就更为明显,盖勋可是深得汉灵帝欣赏器重的宠臣【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汉灵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在朝臣右。】京兆尹职责相当于郡太守,下辖治区包括西京长安在内及其附近若干县与董卓驻扎的右扶风相邻。
汉灵帝不只在关中的人事任命、军事将领安排上制衡董卓,为了剥夺董卓的兵权,汉灵帝下旨把董卓召回朝廷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并命他把所属部队交由皇甫嵩统领,可董卓不是皇甫嵩,他接到圣旨后没有选择遵旨,而是抗旨,当然董卓当时还没有和朝廷撕破脸的打算,所以给皇帝写的报告,董卓写的还比较委婉:听说臣将入朝为官,臣麾下将士拉住臣的车子,使臣不得行。又隐含威胁道:臣部下多有未开化的羌胡兵,都是莽夫,臣也管不了,只能顺着哄着,如非要调臣入朝为官,恐生不测之变。如果再有什么变动,臣再向陛下汇报。(董卓任命为少府的时间,史料有不同记载,裴松之注引《吴书》记载:汉灵帝是在中平五年(188年)召董卓回朝为少府,《后汉书·董卓传》则记载汉灵帝是在中平六年(189年)下旨将董卓调任少府,不知孰是。)
董卓的回复其实是对汉灵帝变相的威胁,董卓不仅敢对抗皇帝的任命,还拿胡兵来吓唬皇帝。
对抗旨不遵的董卓,汉灵帝是又气又急,可内外交困,兵乱此起彼伏的的王朝末像使得汉灵帝投鼠忌器,为了使董卓顺利交出兵权,汉灵帝真费了一番心思,病得快死的汉灵帝再度给董卓下旨,拜董卓为并州牧,并再次命董卓把所属部队交给皇甫嵩。
“州牧”是汉灵帝在中平五年重设,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而为什么会选中并州给董卓?董卓之前曾担任过并州刺史,在并州有人脉,威望,做并州牧董卓应该比较满意。
并州的区域大致是在今天山西包括内蒙古部分,东汉的并州,一直以来都是戍边的重要区域,常年和鲜卑、南匈奴等胡人厮杀、打交道。
早在汉灵帝下旨拜董卓为并州牧前,并州就和凉州一样乱成一团,战火连连,南匈奴、乌桓、东羌、黑山军、白波军等各方势力分割控制并州大部分土地,东汉王朝实际失去对并州大半国土的控制,并州客观上有武将坐镇“维稳”的必要,而混乱的并州局势注定新官上任的州牧董卓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不可能在短期内稳定并州,也不怕董卓出任并州牧后迅速控制并州局势,对洛阳北部暂时难以构成实质威胁。
汉灵帝没料错,董卓确实对并州牧一职满意,但董卓并州牧是接了,交出兵权可不干,他上书朝廷说,他和手下官兵的感情太深了,难舍难分,要求把军队也带去并州上任。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建议皇甫嵩索性以董卓抗旨不遵为名,出兵灭掉董卓,可皇甫嵩却不愿意,理由是:董卓抗旨不尊有罪,但自己先斩后奏一样有罪,皇甫嵩其实是担心将董卓逼反,朝廷把逼反董卓的罪名记在他名下,只要中央政府没有明确下令要皇甫嵩武力解决董卓,“循规蹈矩”的皇甫嵩才不会自作主张没事找事去讨伐董贼。
皇甫嵩把皮球踢回给朝廷,上书弹劾董卓抗旨,汉灵帝下旨把董卓严厉训斥一通,这份诏书的内容如何不得而知,但汉灵帝在这份圣旨中想必给董卓施加很大压力,迫使董卓也做了让步,董卓同意把大部分军队移交皇甫嵩。据袁宏《后汉纪·灵帝纪》记载,天子以责让,(董)卓不受诏,选五千骑将自河津渡。
按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皇甫嵩和董卓各率两万人驰援陈仓,陈仓之战又是胜仗,可见董卓部下至少有两万人,大概率还不止两万,董卓只从中选择带五千人上任并州牧,而不是坚持全部或大部分带去并州,可见这份诏书对董卓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汉灵帝很有可能在这份新诏书中对董卓露出了杀机,董卓再敢抗旨,他会公开宣布董卓是“反贼”,调集帝国军队讨伐现行反革命分子董卓,董卓权衡利弊后,选择部分妥协只选带五千人上任并州牧。
董卓会选择妥协和董卓的实力有关。董卓的实力当时正处在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阶段。说大不大,是董卓的军事实力还未发展到可以威胁汉家天下,改朝换代的地步,说小不小,是董卓麾下毕竟拥有一股可观的军队,虽然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
董卓打着去并州上任的理由,把军队带过黄河,却突然停在曾担任太守的河东郡不走了。为什么?汉灵帝死了。
汉灵帝死后,董卓出于他的政治野心和嗅觉,预感洛阳局势有变,认为这又是给他的一个机会,决定留驻河东,窥视洛阳局势。
随着汉灵帝的驾崩,原本被汉灵帝勉强维持平衡着的洛阳政局随时可能走向政变。汉灵帝驾崩后,董太后、何太后、董氏外戚、何氏外戚、十常侍、蹇硕、士大夫等各方势力围绕帝国高层权力斗争变得尖锐,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希望洛阳出现政变,这样他能够率军趁势而入,站队成功的话,获得的政治利益是十分可观的。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嫡长子刘辩顺利登基,洛阳传出何太后、何进干净利落的解决政治对手蹇硕、董重、董太后的消息,董卓还是只能在河东观望。
约在六月初,何进、袁绍等人结束宦官政治的提议被临朝称制代行皇权的何太后反对,大将军何进为了迫使何太后罢免宦官集团决定征调多路外军入京威逼何太后除掉宦官,其中就有留驻河东郡的并州牧董卓。
何进表面说法是为了除掉宦官把董卓招入京,内心未必没有一层更深的算计,继续完成汉灵帝的遗愿,以“除宦官”的名义把董卓调来中央政府任职,借机剥夺董卓的兵权。
这次不同之前两次抗旨,董卓在明知中央政府有意剥夺他的兵权,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点三千精兵向京城进军。
董卓同意入京后面自也有他的政治盘算,董卓后面是有人的。之前我写了,董卓是太傅袁隗的故吏,还是在董卓罢官后重新运作董卓入仕。东汉故主与故吏的关系一般是不错的,甚至不乏情感甚密,情同父子的,按常理推测董卓和袁隗的关系就应该不错,袁家家大业大,董卓在军中素有威望,董卓和袁家交好对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事。董卓入京背后应有袁家在背后的支持、运作,另外何进也未必没有在除掉宦官集团后,借助董卓等寒门武夫平衡朝中的名门士大夫,以防止没了宦官集团制约,名门士大夫在朝中势力大增,把他何家边缘化。这给了董卓左右逢源的机会。
汝南袁氏为什么会支持、运作董卓入京。
我们来看看何进征调的外兵名单,由何进派出去,从洛阳出发至外地征兵到洛阳共五人:
(1)《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英雄记》:(王匡)辟大将军何进府,进符使匡于徐州发强弩五百西诣京师。
(2)《三国志·鲍勋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大将军何进辟(鲍信)拜骑都尉,遣归募兵,得千余人。
(3)《三国志·先主传》: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刘备)与俱行。
(4)《三国志·张杨传》:(张)杨复为(何)进所遣,归本州(并州)募兵,得千余人,因留上党,击山贼。
(5)《三国志·张辽传》:何进遣(张辽)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
将外地军队征调往洛阳附近的共三路:
(1)《后汉书·何进传》:(何进)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成皋。(成皋县属司隶河南尹。)
(2)《后汉书·何进传》:(何进)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洛阳)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3)《三国志·董卓传》:(何)进乃召(董)卓使将兵诣京师。
毌丘毅、王匡、鲍信、张杨、张辽是何进的幕僚或从属。
丁原来自并州,张杨、张辽均为丁原旧部,是丁原遣他们入京的,丁原和何进应该走的比较近,《三国志》、《后汉书》两书的《吕布传》均明确记载,丁原入京拜执金吾(执金吾负责洛阳城内防卫工作)的时间是在何进死前;桥瑁史料不详,只知道他是故太尉桥玄族子,也是世家子弟。
以上可知,征调外兵的将领多是何进的人,这是袁隗、袁绍等袁家人不愿意见到的事。于是,征召董卓进京就是汝南袁氏的一步棋。
袁氏并不愿意让何进全盘主导洛阳政变,政变顺利,何进的名望将会达到顶峰,可汝南袁氏又怎会愿意为何进做嫁衣裳?袁隗、袁绍、袁术殚精竭虑谋诛宦官,就是为了成就你何进的功业?凭什么?四世三公,心高气傲的袁家岂会甘居何进这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屠户大将军之下,只是以前宦官在我袁家没得选,现在我袁家也要在帝国权力核心层占有一席之地。
对何进征调董卓参与行动,尚书卢植和侍御史郑泰立场坚定,明确反对。郑泰对何进说:“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猒。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卢植认为董卓“凶悍难制……固止之”,也许是卢植、郑泰终于说服了何进,才有了何进派谏议大夫种劭阻止董卓继续进军洛阳一事。
不过,董卓对汉灵帝的圣旨都敢讨价还价,何进的命令董卓自然也不会太看重,董卓只会从自己的利益程度考虑,而董卓思考的结果就是——置大将军何进的命令不顾,把三千精兵拉到洛阳城西的夕阳亭。
不过,要不是何进突然死在宫中,洛阳局势骤然失控,给了董卓一乘虚而入的好时机,董卓靠他那三千人真掀不起大的风浪。
可惜,何进意外被杀,洛阳城一片混乱,给了董卓一个乘虚而入的大好机会,下一章,笔者具体分析只率三千精兵上洛的董卓是怎么控制洛阳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