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初,我参加了亚洲叙事疗法专家吴熙琄老师《婚姻与亲子关系》工作坊时,吴熙娟老师在课堂现场温和而坚定地告诉每一位现场的来访者以及在场的学员们,“不管我们的关系正处于怎样的状态,不要着急,慢慢来”。于是,”慢慢来“这三个字始终在脑中萦绕,成为那场工作坊给我的最大财富。
2021年1月1日,我参加新精英“做自己”节时,在活动最后我抽到了一张“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因此,需要持久的探索过程,不用急于一时”。我看着同伴抽到一张咨询体验卡,好生羡慕,又连续抽了三张,都是同一个内容,似乎在很执着地告诉我,”慢慢来“。
此刻,2021年3月13日的午后,当我在读《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本书的推荐序,老师提到“慢慢来”时,我联想到自己在”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的探索之旅时,百感交集。
这段时间,我在个人成长上,确实有点着急了,似乎自己在每个方面都需要成长,每个方面都需要积累,而自己既要忙工作,又要兼顾家中两个小孩,还想着能多抽点时间实现个人成长,多点阅读时间,甚至因此放弃了锻炼。
身体已经在提醒自己,需要停下来,慢慢来,不要太着急,更不要太急着想要得到所谓的结果。事实上,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短跑选手,我一直都是一个马拉松型选手。
我最适合的方式,就是结合自己的频率,调整自己的策略,不断超越自己。大学时代,我的马拉松之旅也正是通过日复一日坚持训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对于个人成长,我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我希望自己不要太着急。每个人要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都不同,每个人面对的环境也都不同。我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顺着这个节奏,不断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频率,慢慢来,不断地超越自己。
加油,亲爱的自己。记住自己的马拉松之旅。或许,在个人成长之路上,我也只是蜗牛,那又怎样,“等我爬上了,它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