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靠在窗边,欣赏着外面纷飞的大雪,读起了白岩松写的《中国人不缺德,可缺啥?》。
对于混过公益圈的我来说,这文章对我来说简直深有体会,他对于“公益、道德、人性”的观点,把大家深埋在心底的良知重重地揭开。
中国人DNA里的”二元对立逻辑“,让涉世不深的我们根本接受不了灰,总以为世界非黑即白,事情只有正确与不正确,人性只有本善与本恶。
老祖宗基因里流淌着的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遗传到我们的血脉里。只有深切感受过生活的真相,才会对这些观点深以为然。
“每个人的心中都并存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你的哪一面。”
“当每个人都可以清晰且自律地看待自己,会明白谁也不会比谁好到哪儿或坏到哪儿。”
是的,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和限度,而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对于人的塑造,环境绝对不是那个唯一的影响因素,只不过是那众多的因素中对后天影响更大的那一个,也是人可以稍加控制的那一个。
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内心的需要和动机。我们缺什么就会极力地去追逐什么,人前却会极力地去否定什么。
世界没有你看到的那么美好,也没有你看到的那么黑暗。内心黑暗太久了看到一点小美好就能十分满足,内心单纯太久遇到一点小黑暗也没什么不好,不过生活怎么样,它都在帮助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这也没什么不好,仿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到了某一个年龄,或者当你爱到极致,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更关注的是‘我能为你做什么’。这不是虚伪,不是迎合,而是内心深处对爱的需求。”
2014年,我大二,偶然的机会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丰盛了我整个大学生活。
那时候的我,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一份心,缺的是一些能力和关系,想着的是多些去经历,去锻炼自己,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
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很疯狂,一有空就往公益活动里面扎,本职的学习都放在一边。
然而有所失就有所得,我从参与者到成为组织者,从一个人到认识很多人,还能以自己的实际经历去影响一些人。
我用自己有的东西(时间、精力)去做别人缺的东西(人手,执行),收到我想要的东西(朋友,性格的变化,愉快的意义感)。
那时的助人的目的不是纯粹的无目的的,而是带着自己的一点私心,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
“公益、爱和慈善永远都是自愿的事。”
想起前单位在为贵州一个学校周末留宿生筹集生活费的事情,当时领导把募款信息发到群里,一个志愿者朋友没有捐款,他说如果我们这个志愿者团体没有做出一些实事而只是单纯地捐款的话,那这个团体也没必要存在了。
领导在一次员工会议上把这个事说了出来,还对这个志愿者评头品足,批判他没有捐款还有什么资格瞎BB。
“善”向来都是一种选择,而且“善”的形式有很多种,你没有资格站在你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诋毁别人!
就如文中所说的“通过扭曲的行为获取利益,犹如毒瘾,很难收手。”出发点很好,为了帮学生筹集生活费;结果也很好,超额完成筹款目标;但过程价值观有些扭曲。
结果当然重要,但过程更加重要!结果的体验稍纵即逝,而过程的体验却刻骨铭心。
既然不是上帝就不要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判人,每个人只是凭着自己的一份心和一份力做着一份在他们看来还算美好的事情。
“感谢帮助你的人,更要感谢接受你帮助的人——正是他,让你知道,这个世界需要你的存在。”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撞见那个脆弱的自己,也撞见那个可以强大的自己,人的弹性无限,谁也不会永远是你认识的那个谁,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速度、节奏成长着。
我们虽渺小,但我们的存在绝非偶然。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一句,世界需要我呢!
万事万物发展非常迅猛,没有谁会永远停留在原地傻傻等待。这个世界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人更需要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温柔以待。
那些从我们生命中匆匆流走的过客,他们曾在我们生命中留下一些痕迹,他们或好或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给我启发,给我帮助。
曾经感受的人间的温暖,未来也一定会有,有机会一定要创造更多的温暖,让更多的美好可以在世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