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最后一天》阅读笔记
在阅读此类非虚构写作中,文字所传递的镜头感要比实景拍摄更有现实感。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非常漫长,从日出一直写到午夜时分,每一个时段都可以被拆分,从而为这历史性的一天做好充分的记录。
在这本书的记录中,让我看到更多的现实折射,尤其是在我阅读完《第三帝国的语言》这本书之后,诸如“历史性”“伟大的胜利”这一类的词汇已经让我心生厌恶。而这一类的词汇在针对苏联的记录中是时时要出现的,在摘录官方的新闻档案中,这一类的词汇像归巢的蝙蝠一样聚拢而来。当然对于这样的官方报道,流传的笑话中有明确的解释和应对之策------你唯一要相信的就是不要相信。
一个帝国的崩溃不是一天的时间可以促成的,但是可以在一天之内结束。在回头看看这个宏大的帝国其实嘲笑的还是人类本身。这一点在哈耶克的著述中也有明确的阐述。对于何种制度和思想,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在被尊重的同时,唯一要心痛的是,最初的设计是为了人与生而来的自由和平等,但往往的结果是更加剧烈的不自由和不平等,同时还有无数的生灵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丑恶而白白丢掉性命。在看到这样的历史时,最大的感触莫过于---人如草芥,命悬一线。而这也是我在阅读时最大的困惑和不解。
在针对革命理想和革命现实的一些论述时,常有人提及“不要怀疑和质疑那些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最初的真诚”。而我现在常常要做的判断是----必须怀疑。人类的理性和感性是同根兄弟,但是依据更为长远的历史观和时间观来判断,人类的理性是历史的支柱之一,而不是感性。一个懂得三百年历史的人和一个懂得三千年历史的人具备不同的视野和态度,但却有可能不具备等同或超越的怜悯和慈悲。
在苏联的最后的一天中,克里姆林宫内的特权仅仅是权力的消费者,而红墙之外在街头排队购物的人龙中才是最终的选择人,错误必定会被修订过来,虽然人类的愚蠢让犯错的成本看上去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在这部书的记录中,在克里姆林宫外的人群是以一个群体的面目出现的,始终空手而归的人龙,路以侧目的默契是同一个人群。
这人群群龙无首,但不代表他们不会聚拢起来。他们意见纷呈,但不代表他们不会突然做出同一个选项。在凝固的空气中,他们距离克里姆林宫咫尺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