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是先自教,而后教子。那些金光闪闪的别人家孩子背后,都站着沉默铺路的别人家父母。富裕的高知家庭可以,贫穷的底层家庭也可以。
优秀的学霸是相似的,平庸的学生却各有各的不同。
高考成绩揭晓后,荣登榜首的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真是羡煞我们这些围观的父母。
看着自家娃写个作业都要抓耳挠腮、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不争气样儿,恨铁不成钢的老父老母们,难以隐藏内心极度失望的落差,忍不住掐腰跺脚怒吼道:“瞅瞅别人家的孩子!”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状元。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终将发现:
那些金光闪闪的别人家孩子背后,都站着沉默铺路的别人家父母。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监督养成习惯。监督的过程很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着他,留意着他,但定型以后,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老话说:“三岁看大,7岁看老。”心理学有种观点:6岁以前的童年,影响人的一生。
因为生计和忙碌,因为懈怠和疏忽,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爹妈,在孩子7岁上小学前,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打着“他还是个孩子”的旗号,两手一摊将孩子甩给年迈的父母。
什么早睡早起,什么认真专注,什么陪伴引导,什么及时纠正,不存在的!不在乎的!没关系的!
等孩子上学,毛病越来越多,脾气越来越大,狡辩越来越厉害,反抗越来越激烈,我们想再去监督他养成习惯,就难免天天上演鸡飞狗跳的家庭悲剧,也需要刮骨疗毒的悲壮勇气。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生不养,注定要苦的。这真相,真是扎心又闹心。
我们整日刷剧玩手机,却指责孩子有网瘾问题;
我们一年不翻三回书,却批评孩子学习不专注;
我们自己都没有完整地读完四大名著,却嫌弃孩子不用功读书;
我们整日被名利和物质诱惑,却嘲笑孩子面对得失无法淡泊……
我们全然忘记了,面对那个小人儿犯下的种种错,我们之所以这么恼火,不过是他让我们看见了自身长久存在且不愿修正的丑陋和懒惰。
孩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镜子映照出的,不是别人恰是父母。
同样是父母的我们,说要早起,坚持三天就偷懒放弃;
说要看书,打开第一页,就没有再看过第二页;
说要戒烟,坚持一周忍不住复吸;
说要管理健康,这边发完毒誓那边偷偷喝酒撸串……
我们做的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我们斥责他屡教不改时,他用鄙夷和抗拒反击:你自己都只说大话,凭什么让我说到做到?!
大多数父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在叛逆中一步步站到自己对立面。
在那篇广为流传的《感谢贫穷》一文中,她屡次提到她的勤俭持家又乐观坚韧的母亲。
王心怡和弟弟穿着破烂的衣服,遭到同学的嘲笑时,哭着回家给妈妈说。妈妈没有指责对方嫌贫爱富,更没有抱怨自家穷困潦倒,只是平和地说:
“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王心怡和弟弟去乡里读三年级时,妈妈每天骑车接送,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从无怨言,从不误时,碰到下雪天步行也要接,还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打雪仗。
妈妈没有什么学历,却在王心怡一岁时,就将自己会背的所有唐诗都教给女儿,最爱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是:
好好学习才是最好的路。
王心怡说,是妈妈在劳作和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她明白:
贫穷有两种寓意,一种是物质的极度贫瘠,一种是精神的极度丰盈,她愿选择后者;家庭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知识和教育丧失信念;幸福不是完美,而是接受不完美,然后拥抱缺憾和希望。
所以,这个来自底层之家的女孩,最终才像扎根泥土又被狠狠踩一脚的种子那样,在重压下破土而出,长成了一棵迎接风雨又独自茁壮的禾苗。
播种她,锤炼她,唤醒她,助推她的,正是她卑微而高贵的父母。
她的父母,也代表了那些自己吃尽没有文化的苦,所以对教育充满执念和信仰的所有底层父母。
这些父母胜过很多“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父母,胜过很多“不满都推给社会,自满都留给自己”的父母,胜过很多“用喋喋不休的说教控制孩子,用松松垮垮的懈怠要求自己”的父母。
没有文化的他们,给有文化的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教育课。
“为人父母也一样,当年自己偷的懒,都成了后来陪读作的难。高考就像这人生中的所有考验,努力和运气、奋斗和天赋、资源和背景,都非常重要。
但最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家庭给孩子培植的向上向好向优向美的土壤。只可惜,我懂得这一点有点太晚了。”
“看看别人家的父母,我无脸批评自己的孩子。”
我要管好我自己。
是的,再也没有比“管好自己”更有用更有效的教育。
因为,它饱含着言行的自持,更传递着榜样的力量;它指出了教育的本质,也道出了家教的影响;它诠释了家风的熏陶,也迸发出灵魂的光亮。
它告诫天下父母:
管教,是先自管,而后管人;家教,是先自教,而后教子;正能,是先正己,而后辐射后代。
文章来源于闲时花开 ,作者刘娜。本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