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这个之前,我先说下什么是分享式教学。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人的本性是什么呢?我认为人的天性是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的。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教育者提出分享式教育教学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问题--思考--分享。
我校办分享式教学也才半个多学期,可以说是非常浅显的入门阶段,所以,我也只能浅谈感受。
一、语文课该怎么预习?
既然是分享式,所以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在课前认真对课文进行预习,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能做到心里有数,这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以我班上为例,能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的少之又少,这学期重新分班,上学期接触过分享式教学的学生很快就能适应,而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整个呈现懵逼的状态,你说什么,ta似乎一句都不懂。如果说,开学一个星期需要适应,那么之前基础好的学生会渐渐表现自己的话,在我现在的课堂上,似乎还没看到一个优秀生愿意表现自己。
我的预习步骤很简单:
1.熟读课文,做到句句流利。
2.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不理解的打上“?”。
3.针对课题或者课文内容提问题,并呈现你的问题单上。
4.在看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思考批注。(围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写作方法、标点、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主要内容等等)
5.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学会查找资料,并呈现在你的分享单上。
根据这两个星期的实践,很多同学的预习只能停留在第一和第二两个非常基础的小点上,对于后面的提问题和批注简直是根本不会去做,而我也曾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来讲解怎么提问,怎么批注,但是效果甚微。所以在分享的第一关节--问题,这里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导致课堂效率非常低下。
二、语文课堂该怎么实施分享式教学。
如果前面的预习做的很好的话,那么课堂只需要设置规则,就会变得顺当很多。还是以我班级为例,基本步骤如下:
1.学生分享预习所得。
2.检查预习,生字词、句,基础知识等。
3.小组内解决预习中不懂得问题,做到人人有问题,会思考。
4.组长汇报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5.梳理员将全班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梳理于黑板,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期待更多的思想的火花。
6.小组讨论黑板上的问题,分好谁上台分享发言。
7.小组上台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教师适当介入,把握好重难点)。
8.教师总结发言。
三、分享式教学在语文中的利和弊。
可以说,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只能在改革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扩大利。分享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分享,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全方位的能力,让学生更敢于表现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而并非是一个只知道接受知识的机器而已。
那么因为问题--思考-分享具有一定的模式在那里,所以可能语文课堂会少了一些朗朗读书声的语言艺术在里面,所以这需要教师的适时介入,给语文课堂增加一定的趣味和艺术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思考,希望对有心的老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