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个朋友跟我抱怨,孩子平时根本不喜欢阅读,家里书买的不少,可常常是半年过去,书基本还是新的。
我反问这位朋友:平时你们做父母的爱看书吗?
这位朋友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还真的不看,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吃饭洗澡,看会电视,上床后玩会儿手机就睡了。就是周末,也是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玩玩麻将就过了。
这是现在这个社会,大部分父母的日常生活,最明显的特点是,业余活动里有看电视,有玩手机,有朋友聚会玩麻将,但是很遗憾,偏偏就没有看书这一项。
作为家长,平时自己都不碰书,却抱怨孩子不爱阅读。
2.
回想起来,我还是很感激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没什么文化,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鼓励我看书。
记得那时爸爸在镇上的粮店工作,他每次回家,总是带回很多单位淘汰下来的书和报纸,然后把那些书报零散地堆放在堂屋的一张旧竹床上。
那个年代的书和报纸还没有现在那么多花样,父亲带回来的大多是《半月谈》、《人民日报》,偶尔也有一两本《故事会》,稍稍文学化一点的,是一种叫《十月》的小说月刊。对于读小学的我来说,这些刊物里的篇章大部分都不能理解,字也有很多不认识,但我总能从那堆书报中,找出一两篇或是一小段能读懂又感兴趣的文字。每当这时我都如获至宝,反复阅读。
父亲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带我上街,必先去一趟书店。在亲朋眼里,父亲是一个节俭到可称之为吝啬的人,一件工作服,可以穿上十多年,哪怕上面的扣子都换成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还是舍不得丢。可是对于我买书,却从来没有限制。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坚信,看书一定能增长知识,所以每次只要我挑中的书,父亲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我们家有位亲戚曾经笑话父亲,花那么多钱给孩子买一堆废纸,还不如买点吃的穿的,父亲听了,笑着摇摇头,不做辩解,下次上街依然给我买。
我母亲是个完全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可是对于书,却有种执着地崇敬。每次我看完书乱丢,她都会在后面帮我收拾整齐,偶尔一张我已经用过或是不要的纸片被风吹去门外,她必定会起身追回来。到现在,我家阁楼上还存放着我的小学课本。
邻居家小孩最羡慕我的,就是我只要在看书,就不必参与任何家务和农活。双抢是农村最忙的季节,邻居家的孩子们,都要参与到送茶水、晒稻谷、洗碗之类的辅助工作中。可是我不用,只要我趴在堂屋那张旧竹床上看书,母亲走路都是轻轻的,生怕吵了我,就是刚刚下了鸡蛋、扯起嗓子得意卖弄的母鸡,也会被母亲赶出很远。
我坚持到至今的阅读习惯,应该就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
3.
我二十多岁时,曾经在贵州的一所山村小学呆过一年。
那个山村真可谓穷乡僻壤。村民们住的,大多是石头构建的房屋,条件稍微好点的,是土砖房。吃的除了红薯、土豆、就是玉米。如果出远门,要先坐一个多小时的拖拉机到达镇上,再从镇上坐每天来回一趟的班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县城。
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山村,在一所只要几十个学生的小学里,却有一位尽全力支持学生们阅读的校长。
在那个几乎与世隔绝、书报匮乏的小山窝,校长隔一段时间像变戏法似的,从突突突的拖拉机上,卸下一摞旧书旧报。这些书报虽然陈旧和残破,但是却都是孩子们爱看的《小溪流》《故事会》或《少年文艺》之类的。好几个月后,我才知道,那些书报,是校长舟车劳顿地到县城的废品收购站买的,每次去县城,他都要特意住一晚,好让自己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成山的废纸堆里,挑选适合孩子们的书报。
书报运回来后,校长就随意摆放在教室后墙边一排废弃的课桌上,学生们可以在课余随手翻阅。孩子们毕竟是淘气的,常常会把书报翻阅得乱七八糟,有的甚至偷偷带回家给妈妈或奶奶剪鞋样。校长见了,最多是提醒值日生稍作整理,并不责怪和抱怨,再隔一段时间,依然会继续从县城运回书报。
许多年后,我听说那个小山村出了好多优秀的人才,还有几位作家。
4.
我不知道我在前文提到的那位朋友,看了我的这些经历后,会不会有所感触。
孩子出生后,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完全在于父母的影响和教导。一对下了班就看电视玩手机,周末和朋友聚会玩麻将的父母,给孩子的熏陶中压根就没有阅读。就是偶尔有兴趣给孩子买点书,孩子翻几下后,抬眼看到父母在玩手机或看电视,也不会认为阅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说不定随手就把手上的书丢了,转身去做别的。
其实提高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在家里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沙发、茶几、床头甚至厕所,随意摆放几本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书,让孩子在做完作业或感觉无聊时,能够随手抓起一本书就看。
再一种就是陪孩子一起去买书,而不是你买好送给他。天气好的周末,父母带着孩子一起逛逛书店,挑选各自喜欢的书,然后去麦当劳或者餐厅吃点东西。这时候你会发现,在等餐的时间里,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挑选的书开始阅读。
读书的姿势也很重要,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看书时坐的端端正正,这看似态度认真的阅读姿势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疲惫。其实阅读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只要孩子自己觉得舒服,坐着躺着趴着,或是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都是很美妙的事情,父母只要及时提醒孩子注意放松眼睛就行了。若是炎热的暑假,父母与孩子每人抱一本书,歪在空调房或树荫下各自阅读,读累了放下书小眯会儿,岂不是很惬意的光阴。
我少年时期,曾经在暑假的某一天,抱着《红楼梦》去家附近的水库堤上读,一天下来,书读去很大一部分,人也觉得无比舒畅。
《塔里木》里记载:
犹太人的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会在书上涂上蜂蜜,让孩子去舔,就此让孩子记住,书是甜的。并且告诉孩子,当战争或灾难来临时,不要忙着收拾金银细软,这些物质上的东西都不重要,但书一定要带着,因为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才会有财富。
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新傲立于世,是与这个民族根深蒂固的阅读精神密不可分的。
阅读是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与大师进行灵魂交流的重要途径。要想你的孩子爱上阅读,就去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然后放下你那些毫无意义的业余活动,和孩子一起读书。记住,一定是和孩子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