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好好地做一件事——在路上。
刚需
道理总是很多,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都可以说出不同的理由,得出不同的方法论。而相同的情况发生在了自己身上,以为拿着前人最好经验就可以获得满分,未曾想一个小小的困难就可以让自己却步。
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践行太少。
曾经自己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做,也曾一度进入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死胡同,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经历,依旧没有改变现状。想放弃,但自己之前又付出了那么多,但是继续执行,又会占据自己的精力。取舍两难?
是你现在的刚需吗?
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还是为了好人前装逼,如果所做的事情不能很好的改进现在的现状,往往我们的动力也会随之而大大匮乏。没有真正的动力源泉,而只是精神上的鼓励与说服,这正是我们传统教育的长处,也正是它的失败之处。以精神上的鼓励为动力,永远成不了我们的刚需。
想好好做一件事,在这个注意被肆虐收割的年代,需要我们找准自己的注意力方向。如果不是刚需,如果不是你不做就会让你非常不舒服的刚需,往往效率和动力也会大大折扣。
迷茫
总是或多或少的感到迷茫,迷茫于该如何选择岗位和行业,迷茫于此时此时该去询问老友还是自己,迷茫于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启动元认知,想想目的是什么?
个人成长,它是我现在选择职业的根本准则,个人成长,它也必须是我一直关注的焦点。
近段时间的工作选择和岗位投递,让我越来越清晰立足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岗位和行业,虽然还不知道到底这个岗位适不适合自己。而把握住这个岗位必须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准则时,选择也变的清晰。
如果做销售,那就去大公司,去卖发展蓬勃或者稳健的公司的产品,因为那样可以很锻炼人。如果去做研发,去做技术,那就去我的专业可以在这个公司受到足够重视的公司,因为这个专业是可以在此掌握核心技术的,因为这个岗位是可以很锻炼人的,因为锻炼后的你只会更加值钱。但前提是,这些公司我有机会进的去,在无机会的岗位上不需要浪费精力。
迷茫的杀手锏,就是有自己的主见。
不做那些别人都说很好,但是你却不是真正同意的事;不做那些你还没搞懂,但是周围人已经迫不及待的上车的事;不做那些为了让别人起来,自己更牛的事。
加入自己的判断,有了自己的准则,那么就可以轻易排除很多对他人而言很重要的事。在准则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同时,选择也将会更加的直接和干脆。如此,生活就会活出极简主义,精力集中,迷茫也淡化。
我想好好的做一件事,在路上,它会给我很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