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短小精悍的读本拜海莲所赐,她那热情爽朗又不失幽默的话语在信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而不失阅读的趣味。而弗兰克的回信则拘束严肃的多,两种风格的信件交错阅读,他俩的形象就在我的脑海中通过想象跳跃出来,而且还有种漫画式的反差萌。
每读一封她与弗兰克的信件,注意一下年代,他们的信件中总会无意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变迁。这是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
49年战后的欧洲与美国
海莲为马克书店订购鲜鸡蛋的邮购服务
英国首相的大选
英国女王的登机
海莲参与电视剧编剧制作
海莲看牙医要花2500道!!!
人们对旧书的淡漠
英国甲壳虫的风靡
细细看来,除去他们这段恋人未满友情之上的神交,仿佛又是一段跨度20年的英美风情画,大到国家政事,小到美国的邮购服务(火腿都可以邮寄,在那个年代!!只当我见识短浅吧)。最重要的是促成他们这段神交的纽带——古书。我认为海莲与弗兰克无疑是有感情的,这源于他们对书以及对读书的热爱。不得不惊叹古书店经理的专业素质。如果没有相当大的阅读量,没有对每本书的独到见解。他如何帮助龟毛又热情的海莲找到那些进入古稀的旧书呢?
前言讲到80年代的同名电影,弗兰克竟然是汉尼拔博士,脑海里弗兰克的形象瞬间混淆了,博士的样子一遍又一遍在脑海里磨刀霍霍。直到今天打开这部电影,我只能说,它将我的幻想成真甚至升华了,填充了很多书中略略一笔带过的情节。弗兰克英国人的严谨绅士又不失幽默,海莲美国人的风趣热情的风风火火;美国的海莲随性,和朋友吃快手中餐,英国的弗兰克夫妇不失格调又无趣的晚餐。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是让人感动又遗憾的结局,这两位爱书的笔友,这20年的缘分,竟没能见一面。他期待过,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来英国旅游的美国人络绎不绝,他总偷偷期望进来的美国女士是她,可惜从没有一次是她。感动怀恋的故事总是充满遗憾,如同人生一样,能有这样一段美妙的缘分,已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这本书让我怀念起学生时代和家乡朋友写信的日子,是让人又念旧又想读书的好书。同时也让我对英国充满向往。哎,英国!我也正如海莲一般,向往简奥斯丁和莎士比亚故居,大英博物馆,向往秀丽的五湖风光,不知此生能否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