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本质上讲,股票是一个拥有某种所有权的凭证,是虚拟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本身没有价值。
股票之所以能够有价,可以用来买卖,是因为股票的持有人——股东,不但可以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还享有参与分红与派息的权利,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并且持有的越多,话语权越重,分红也越丰厚。
—2—
从理论上讲,股票价值应该与其市场价格等同。
基于理性人假设,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认为,股民在投资活动中是理性的,他们在做出决策时会进行理智的分析。
当股票价格低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时,他们开始买入股票;当股票价格高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时,他们开始卖出股票。大家都是基于公司价值本身的长期投资,是对企业业绩,行业状况,经济基础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的投资行为,股市也由此形成了一种价值投资氛围。
但是,事实并非像经济学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在投资领域,长期存在着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的情况。
股票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多空力量的消长决定的,在一定时期与价值无关。如果价格等于价值,就不需要市场的作用。然而,多数人容易产生误解,以为股票价格总是等于股票价值,或在价值上下浮动。
—3—
一只股票最终会波动到什么价格,不仅仅是因为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股市的环境和氛围来决定的。
有时候一只股票的价格看似已经远远超过其价值,股价翻了1倍或者2倍。但是,如果大的环境还在持续升温,市场的狂热还没有改变,那么就会把这只股票推到更高更离谱的价格,翻5倍,10倍甚至20倍!
相反,一只优质股票在某些时候,在市场的推动下,会远远的跌破它的价值。如果外围环境还在急速降温,热情持续冷淡,那么短期内还会创出更低的价格,股价会腰斩腰斩再腰斩!
所以,股票价值本身并不能决定其市场价格,其市场价格也不能反应出股票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