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写作小白,去年3月份开始写作,参加了不少写作课程,累计近万元;看了很多写作书,摞起来也有一人高;发表未发表的文章写了几百篇。
目前仍是新手,但变化显而易见。从行文乱七八糟到稍有逻辑,从提笔忘词到隔日更新,好奇我自己到底学到了些什么,慢慢整理出来,让它变成显性知识。
写作能力不是一天练就,长期刻意练习必不可少。练什么,怎么练,是我研究的重点。这篇主要涉及怎么练。
一气呵成,删补整理
写的时候要快,但是写完之后要慢慢改。这一点符合我们大脑的工作规律。
不论写什么,都要提前想一想。把这个主题放在大脑里,可以不用主动去思考第一条写什么,第二条写什么,例子怎么写,但要思考主题,允许大脑发散思维,不画框架。日常事务照做,大脑会在我们意识不到的后台继续工作。
写的时候,就坐在那里不停地写。有时可能会觉得下笔无物可言,越是这样越不要想着文章的逻辑结构,不要想着语句是否通顺,错别字是不是太多。关键就是不停顿,一气呵成,把能想到的观点例子论证统统写下来。写多了会发现,不用主动去思考逻辑,可写出来的东西并非全无章法。
写完后,要慢慢修改。修改可以分几遍来做。第一遍,理顺全文的逻辑,删除冗余部分,增添合理过渡语句。第二遍,查看论证或者例子是否合适。第三遍,修改病句及错别字。第四遍,整体检查,如果需要配图,就找图来配。
我知道很多人提倡列出大纲或者结构图,然后再写。我也曾经这样练习过。但是等我把大纲和结构都列出来之后,我就不想写了。所有想写的内容全被局限住,发散思维全不见,就坐在那里干想,越想越写不出,挫败十足,实在磨人。
但一气呵成的快写则不是这样。不管写什么,把脑海里飘荡的东西捕捉下来,然后再去整理删补,就容易多了。
在《你能写好故事》一书中,作者提到“写作是一个加工过程,牢记这一点很重要,也很令人安慰。如果说所有成功作家的创作过程中都包括了一件事的话,那就是重写。”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不期待初稿完美,学会慢慢修改和重写。
固定时间,建立仪式
不停写,也有讲究。最好是固定时间,保证安静不被打扰。如想顺畅地把脑子里尚未整理好的东西都倒出来,就要保证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让大脑尽情沉浸在描述的快乐里,进入心流状态。
固定时间可以帮助大脑建立仪式感,让我们习惯这样的节奏,自动在大脑后台做好准备,快速进入状态。
很多著名作家都是这样做的。村上春树就曾说过,即使写不出来也要上午就坐在工作台上。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说:“不要拿着面包邀请灵感上门,要拿着棍棒追着他跑。”海明威也表达过“每天都要写作,无论前一天或前一晚发生了什么,照样起来辛勤耕耘。”
这些作家的做法无一不表现出对待写作的认真态度:不追求感觉,固定时间,保证时间。
我们不是作家,但如果想练习这一能力。这样做无疑可以帮助我们练出写作的肌肉,让我们不至于提笔忘词,让我们手放在键盘上就能自动工作。
我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我选择清晨五点钟起床。这个时间,孩子还在酣睡,我会有1到1.5个小时可以读书写作。
如果是全职妈妈,我建议把写作时间固定在早上。白天没大块时间写作,指望白天写作会在不能完成目标时焦虑,影响心情。晚上则太累。忙乱一天过去,总算可以写点东西,可看书就会困倒,写文就会忘记时间,熬到深夜。也不是个好选择。
当然有的孩子醒的早,五点钟就开始哼哼,那就四点起床,不管怎样,要保证早上起码一个小时的时间。
主动输入 快乐输出
写作是一种输出。长时间输出,大脑势必会累。所以一定要充电,输入足够多的材料。所有练习写作的书或者课程都这么建议。
这当然是对的,大量输入是写作的基础。不过,我重新理解了一下二者关系。
输出是为了什么?为了让输入更加稳定可靠,更加可提取。很多时候,我看书很肤浅,看完了啥也记不住。为了能不白看一遍,我就带着输出的目的去看。这样大脑会被激活,会主动去寻找能够让自己记住的新鲜刺激,书不白读。
读书只是输入的一种形式,看电影,出去玩儿,陪孩子,和人聊天都是一种输入。和不白读书一样,不能不假思索做这些事。试着想想这能不能成为我的写作主题和素材。
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发现生活中可写的主题和素材都太多,多到需要记下来的程度。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会多想想;遇到困惑,会去找答案,懒于思考的我居然变得爱思考了。
都说要培养看世界的眼睛,过去我怎么也做不到时刻留心。没想到,最近我只是想着“明天写点啥?这个事情有没有什么角度让我写一写?”,就打开了眼睛,扩展了情感。这也是写作带给我的一个变化。
当然,写作路上,我也还是个新手。清晨露珠,晶莹透彻,不早起就看不到。雨后彩虹,美丽炫目,不抬头也看清。不付出不能收获,愿爱写作的我们都可以看到露珠,收获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