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永澄老师于2017年4月10日早晨6:00更新的文章,归入“理念”一类。
一、意见反馈
永澄老师在自我改革的路上,让创业团队以及后宫团的伙伴提出了建议。当中就有伙伴提到,“你还是有一些任何领导都可能会犯的毛病,对于迎合你观点的人你就喜欢,不认同你观点提出异议你就不那么喜欢。”
面对群众的疑问,永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喜欢不喜欢,是小我的情绪,听了小我的,就会开始自嗨,这在创业里是最容易死的做法啊!”再基于此前永澄日更的文章《你的弱小来自于自以为是的强大》,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点,特别强调了有则改无加警“。因此,对于和他观点不同的意见,他越是认真倾听,不会因为喜欢与否而改变基本信念。
此处,联想到自己此前在工作中犯下的一些错误,像处理事情未和上级领导事先沟通、未取得德国总部的指示,没有去揣摩老板的想法等。这些都被此前的同事指出和批评过,可当时我还不以为意,总认为一味遵从领导或者总部的要求,那在思想上以及行动上就会受到限制,从而无法自我突破。但是,没有约束,何来自由?站在领导的角度,怎么会信任一个每次都不按照他/她的意图行事的下属呢?也没有哪位总经理喜欢任用才干卓越但也太有个人意志的部门经理呀。
二、情绪能量
不同层次的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真实。我理解这句话为,绝大多数的人(99%)都只会从他/她自身的认知水平出发,去解释这个世界,其认知边界也限定了其认定的真实的世界。如果非常在意“表现得喜欢或者不喜欢”,那么就会对“喜欢与否”投入极高的注意力。短期看来,以该标准来判断投入注意力的多少,说不定会获得一点收益,让小我的情绪得到满足;长期来看,除了会存在被小我的判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风险,而且也不利于价值的积累啊。
永澄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既然每个人都是真实的,但是,为什么大家的真实却不一样呢?我的回答是,认知。在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年代,99%的人仍然相信地球是平的,而只有当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后,这一事实才逐渐被认识到。
三、认知失调
读也老师前天的日更,回想起自己也有过囤书的经历,记得在初一时买过一套《为什么偏偏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语、俄罗斯),一直到大学某一年的暑假里才把六本都读完。后来每当看到书摊上有那种《XX全集》(郎咸平、彼得·德鲁克、鲁迅、吴晓波、思维导图......)的,就忍不住要买一本,仿佛有种买下来就能读完的感觉。前一阵子又热衷于购买英语词典和口语书,一下子买了柯林斯高阶、韦氏高阶、牛津搭配词典等等。
报名网络课程的经历也是如此,但凡看到有质量体系、QC工具、环境体系的课程便会点个“立即报名”,以及像在赤兔平台上的职场规划、发展课程,也是每期必听,思维导图记录,可基本上听完画完,也就不再去复习,更别说去应用了。
按照永澄老师的解释,我的关键问题在于:不了解学习方法,于是错误地使用过往经验随意下判断,属于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而当缺乏认知时,会调用经验系统来解释事物。因此,再回到第二部分老师的提问,是“解释”出了问题,而不是我回答的认知。
Step 1:接收到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解释,否则就会产生“认知紧张”。
Step 2:可以解释的事情,就使用认知系统进行解释。
Step 3:解释不了的,就会调用经验系统,选择一条相似的,或者打比方。可人们同时还会启动行动系统,像把建议当作质疑,把新人的超越看作不屑一顾,不懂装懂等等。
看来,种种囤书的内疚情绪,是在启动经验系统时,进行了错误解释之后的结果啊。
四、思考,快与慢
恰巧,昨天刚刚收听了成甲老师解读的《思考,快与慢》。当时正准备冲刺当天的第21个蕃茄钟,想将学习时长尽量凑足。转念一想,与其拼凑学习时间,还不如适时让大脑转换一下思路、更新它的操作系统。
为了避免经验系统随意地起作用,永澄老师给出了以下几个处理方式:
- 修改自动运转的反馈环
- 对理解力进行刻意训练
-
永远不要用自己的见解去评价他人
永澄老师在文章中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过往的文章中,我特别强调了改变的重要性,如果说我们总是启动经验系统进行解释,对于改变的影响是什么呢?要做哪些事才能加强或者减弱这些影响呢?
我认为,总是启动经验系统进行解释,在改变的初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方法会产生主动、宽容的正面情绪。但随着改变的深入进行,特别当事物越来越不可解释时,如果一味坚持旧知,就会产生怀疑、抵触新知的想法,诚然,不能全部否定这些怀疑的想法,但往往对于学习新事物是不利的。
在初期多进行关联,在中期进行刻意训练,运用新知来解释新知,后期多复盘。当然, 这里非常牵强地套用了心理表征的学习理念。
掉坑不是问题,问题就是掉坑了不知道从哪里修正自己,而解释系统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