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溪农村土地承包到户
我不是学者,也不是专家。尽管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我还是班门弄斧,一知半解地要谈论“包产到户。”
毕竞,这种心念在我内心已盘亘许久。许多话要欲吐为快。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我们玉溪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转眼间又是三十多年了,它与曾经的生产队,在广大农村,同样经历了漫漫几十年。
它的利与弊,有目共睹。许多经济界专家,许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贤人达士,已作了精辟,广泛的研讨。
这里,我浅略地谈谈自己的陋见,自己的感思。
也许是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生产队模式,没有使农民真正走上富裕之路;也许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并不能使广大农村,翻天覆地,日新月异;也许生产队并没使中国农业,达到预期的辉煌成就;生产队甚至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政治家们,转变观念,力图用另一种模式,使广大农村改变旧貌。
“家庭联产承包”,替换“生产队集体”。这未曾不是一种尝试,一种企求。
毕竞,农业是国之基础,以粮为纲是贤者的卓见。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政权,都要设法搞好农业!
搞好农业,也非易事!
也许人们久已疲劳了生产队模式,也许人们早已期待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家庭承包”刚实行时,广大农村一片叫好,似乎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收获自己的粮食,农民们会更积极!更有动力!
谁都会想,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人性,具有传统依据。可是,历经了三十多年后,其利与弊,便清晰地呈在人们眼前。
在我看来,在我们玉溪,初始几年,人们的积极性很高。人们,在不像往日一样,一切劳作,等待上级指令,一切工作,等待队长安排。
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耕地,都有自己的山地,菜地。往日做不完的农活,逃不掉的乡村,现在改观了。
特别是田地较少的玉溪,一人不到三分田,一家不到二亩地,农活很快做完,耕作轻松搞定。
人们,终感生产,生活的自由,人们,终于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跳出农业的圈子,去做副业,去挣很容易挣的钱。
人们,在不被各种规定,制度,以及土地紧紧束缚!
伴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而来的,是举国上下的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彻底颠覆了传承几十年的农业经济!彻底改变了农民们固有的观念!
农民们终于很轻松地从计划经济的,严厉的制度中解脱出来,从土地沉重的引力中跳出。
有的农民半农半工,有的农民弃地从商,有的农民远离家园······
农民们祖祖辈辈刨田耕地,脸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浸湿大地,脊骨折弯田野,收获的仅是粮食,仅是温饱。永无富裕的呈现!
当人们或从商,或打工,闯荡下来,收获颇丰。就是半农半工的农民,生活也大大改善。
终于看到:农民中产生了不少的企业家,不少的商业英才,不少的致富领头人······
谁还说“家庭承包”不好?
可是,也许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的生产队队长们穿越回来,看到他们曾苦心经营的成果:水库成了鱼塘,大片农田毁损,田野日显荒芜·····
那他们岂不立刻嗷叫!骂天骂地!
现在,农村普遍走在富裕的路上,一幢幢现代建筑呈现,一村村一镇镇呈新。
可是,大家心里清楚,农民生活是有改善,甚至有人暴富;但这种富,有多少来自田野?有多少靠种粮耕地?
家庭承包最大的好处,是让农民们更自由!让农民们投身市场经济领域!把农村多余的劳力分化而出!推进城市化进程……
经济学有一词语一一“剪刀差”。这种剪刀差,正是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巨大的,难于调平的差价。农民们辛辛苦苦,生产的产品,时间长,成本高,可价格总很低。价格与价值,相差甚远。
试想,农产品价值大幅提高,价格能体现价值,那人们的消费就大幅上涨。如果这样,那广大普通群体,将难承受,许多社会问题便相继突显,社会矛盾也随之加激···
谁都不愿这样!
农业,只有依赖政府扶持,补助。种田耕地,很难谋取经济利益。只靠种田,农民很难富裕。
生产队时代,粮食丰收,粮食丰产,农民依然不富,这不是很有力的说明吗?
而今,包产到户,农民们种粮积极性不高,把田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
什么能赚,就种什么!甚至把良田化作他用!
土地被污染,被过度攝取,甚至荒芜。
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生产队也好,家庭承包也好,都有它的局限性,都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农村的出路在哪里?怎样使种粮农民富裕?
放眼世界,纵观古今。农业生产有许多模式。
我个人认为,农业生产,还应放在首位,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有条件的地方,特別是粮食主产区,还是实行集体经济。一定要强行保护耕地,一定要用法律手段保护良田!
毕竞,我们国家,人多耕地少啊!毕竞,粮食是关乎国家,关乎民生的大问题。
西方的农场,农庄,可以借鉴。生产队与家定庭承包的经验,可以借鉴·····
“家庭承包”,看来已经落后,已经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已不适于集约化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我相信,我们国家,总有智者,找到适合农业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