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句话:“人生的事情做不完,重要的事情首先做、重复做、做到极致!”
首先的想到的是重复,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化、把重复的事情工具化、流程化、系统化、自动化。
但还不够,再想透一点为何如此:
为什么要重复做,因为只有重复做,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把本事炼成肌肉记忆,才能形成习惯,才能成为我们的底层本领,不需要动用大脑的高层认知,否则脑子根本用不过来。
简单举个例子,
呼吸是本能,熟练之后的开车基本上算潜意识,反过来说,
如果你连呼吸都要控制,你还能说话吗?
如果你开车不熟练,紧张的把着方向盘盯着前方,还能顾及其他情况吗?
我们人之为人,就是不停地在一个习惯上面叠加另一个习惯
这就有了,为什么你一次养成一个习惯,居然还能比比别人快
因为习惯是可以叠加的
前提是,前一个习惯要牢不可破
再往深里想一点:
欲望无穷,啥都想要,可没有想过,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我们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做,必须要有所舍弃。
到此觉悟,不仅仅是重要的事情要重复做,还要学会做减法
说到重复,我首先做了一个选择,停止其他学习,坚决重复我需要重复的
之前买了很多课程,东听一段,西听几集,听了也记不住,记住的也支离破碎。
于是我下狠心停掉了自己所有的阅读和学习,把喜马拉雅打到单曲播放模式,在开车、锻炼、走路的时候反复听100讲的重要部分,反复听十堂课,听到很多金句都能脱口而出的地步了。为了更深刻的理清楚底层逻辑,我还对重要段落进行了听写。
是不是效率不高呢,我也有过这样的担心,但是鉴于我以往总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这次下定决心就这么死磕了
死磕的结果是,我基本上建立了易效能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有了这个总体框架之下,后来当我再次开启其他学习的时候,理解力大幅上升。很快听完了当时落下的大部分音频课程,而且理解比以前深刻,形成了自己新的知识地图。
说到习惯的叠加,记住“慢以致远”,我经常会提醒同学,你早起的习惯固化了吗?
现在我经常会答应同事或者客户,明天几点钟给你交一份作业、合同,为什么?早上我就将近3个小时的自我掌控时间,从5点到8点,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我只会在早上读书,锻炼,但正是由于我有了固化的牢不可破的早起习惯,我才有可能积累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知识,做我需要做的重要的事情。
经常有同学向我请教晨间如何安排,如何规划,几天之后问他执行的怎么样?回答不是执行了多少,而是告诉我早起根本就没起来。。。。
大家说,是不是重要的习惯要先养成,要严格地固化?
说到做减法,经常有同学和朋友问我,我没有目标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我会按照时间管理的基本办法,首先问他5年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概念和回答,就问他三年以后,1年以后,如果都没有概念,那就直接让他列出三个月内,心甘情愿投入全部时间精力出结果的事情,一般同学都会给我列出好几个,当我让他减少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减,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番茄工作法图解的作者提出的方法:两两比较
不要一大堆里挑,会挑花眼的。
只有减少到三个以内或者更少,你才会聚焦,你才会产生初始行动的渴求,我是提倡开始的时候目标单一一点,就一个,正如这句名言所述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会抛弃你。”
想想科比
想想李笑来
想想曾国藩
最重要的是,不断践行,把自我管理的道理、技术反复训练,使之熟练的运用,成为潜意识
做生活的有心人,绝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动作,发现错误及时更改,付出不一定有回报,持续的付出一定有回报,学一点不见得有收获,每天学一点还要练习一点,坚持久了一定有收获!(注意我这段话的措辞)
僵化地执行
反复地优化
彻底地固化
最后潜移默化
叶老师看过这篇文章之后,点评曰:
“很好,在重复的同时,一定要想着如何优化,创新也很重要,重复机械比创新重要,但不能没有创新”
默念揣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