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骁勇善战,为刘备打下江山和诸葛亮六出祁山屡建功勋。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他却被塑造成一个有始无终、晚节不保、在蜀汉危难之际图谋造反的叛逆之臣,从而留下千古骂名。直到今天,也鲜有人清楚个中原委,他的污名不知何时才能洗脱。
想必您已经猜到了,这个比窦娥还冤上一百倍的人就是魏延。
一提起魏延,看到《三国演义》的人都会马上想到他“脑后有反骨”之说。由于对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无从区分,绝大多数人都把《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当作历史上的魏延,认为他被马岱所斩是罪有应得的。数百年来,可怜的魏延一直蒙受着这样的不白之冤!
其实,“反骨”之说是小说家的凭空臆造,历史上的魏延并没背叛蜀汉。
据《三国志·蜀志·魏延传》记载,他在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升任牙门将军。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定都成都,要选一员大将镇守汉川重地。众人都以为必然是张飞,张飞也以为非他莫属。没想到刘备选定的人却是魏延,直接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此举让整个蜀汉军中上下都惊讶不已。
刘备称帝后,又进封魏延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又赐爵都亭侯。
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是非常赏识的。要知道,诸葛亮在斩马谡之时也曾自认不如刘备有识人之明。善于识人的刘备既然如此器重魏延,足以说明他确实有两把刷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刘备信任的。
事实上,魏延的确骁勇善战。史书上说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诸葛亮九伐中原,魏延都是跟随他的重要将领。建兴八年,魏延在与魏军大战于阳溪,大败著名将领雍州刺史郭淮,因此升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据史书记载,魏延并非一勇之夫,还不乏谋略。他每次随孔明北伐,总是要求只带精兵万人分路进兵,与孔明在潼关会师。然而孔明总是不宜孤军深入为由,驳回了魏延了的请求。因此魏延常叹息孔明太胆小,以至于自己的才能无法充分发挥。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了,埋怨领导不就说明魏延有问题吗?真要这么说就有点过分了,就算那是封建社会,作为下属吐吐槽也情有可原吧!
当然,魏延这个人的确有毛病。《三国志》就说他“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无非就是说他心高气傲。这一骄傲就难免搞不好群众关系,内部团结就要出问题。蜀汉的文臣武将大都对魏延敬而远之,可是杨仪这个人胸襟狭窄,偏偏不吃他这一套,经常跟他唱对台戏。魏延和他关系就搞得很僵。
可是孔明对这个问题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经常同时带着这对冤家出征,而且任命他们为自己的左右手。这俩人还是经常闹矛盾,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现在的史家们也弄不明白孔明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史书记载,孔明在病重时,的确曾经秘密与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商量自己死后退军的安排: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不服从命令,便弃他不顾,军队照常行动。注意,孔明并没有说要杀掉魏延。
这之后,魏延的确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并非谋反。孔明在五丈原病逝后,秘不发丧,杨仪就让费祎去探听魏延的口气。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嘛!安葬丞相归安葬丞相,我自然应当率军去进击敌人,怎么可以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搁国家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等人,岂能听命于杨仪,作断后的将军!”费祎走后,魏延才得知杨仪、姜维等人准备按照孔明的安排依次撤退,顿时勃然大怒,趁杨仪尚未发令撤军,自己率先带领部下直接南归,并且烧毁所过之处的栈道。魏延和杨仪各自上表控告对方叛变,但成都方面只相信杨仪,魏延的部下全部散下,他只带着自己的儿子等几个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诛杀了魏延,还灭了他的三族。
陈寿认为:“原延意不必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杨仪上表说魏延叛变,显然属于诬告。倒是杀魏延的杨仪后悔没有降魏。这是有确凿证据的——杨仪因后来没有替代孔明当政,就对人说他非常后悔没有在孔明死时“举军以就魏氏”,结果搞得自己很落魄。最终杨仪还是因为上书诽谤朝廷,被下狱而自杀。
总而言之,魏延这个人的一些做法确实欠妥,比如说他不搞好内部团结,而拒不服从孔明生前议定的退军部署更是严重的错误。但有严重的错误并不等同于叛变投敌,这二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那么,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要虚构魏延“脑后有反骨”和谋反呢?很显然是为了衬托孔明之智,突出他有知人之明。
在《三国演义》的早期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罗本)中,写孔明因认定魏延“脑后有反骨”,指使马岱在葫芦口放火把魏延和司马懿一起烧死。不料天降大雨,司马懿、魏延都得以逃生。事后,孔明又嫁祸于人,教马岱向魏延谎称烧死魏延是杨仪之谋。
这个版本把孔明写得如阴险狡诈,与曹阿瞒何异?
毛宗岗在修订《三国演义》时,可能觉得这样写太不靠谱了,就把这一段给删了。这样一来,孔明的形象是光明正大了,但毛宗岗并没有为魏延“平反”,关于孔明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因而授计马岱锦囊妙计以斩之以及魏延兵败后商议谋反的情节,全都保留了下来。
当然,历史小说是允许改写和虚构的,不能太较真。问题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也就是毛宗岗修订过的版本仍然存在逻辑上的严重漏洞。
说魏延谋反,起码要交代清楚思想基础和具体罪行,但综观《三国演义》中在孔明死前有关魏延的故事情节,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魏延对蜀汉既忠心耿耿又功勋卓著:
在荆州时因慕刘备是“仁德之人”,弃刘琮投刘备;
在长沙时,救黄忠,杀韩玄,协助关羽夺关;
入西川,血战沙场,屡建功勋;
孔明六出祁山,他是军中股肱,对阵魏国时曾斩杀大将王双、大败名将张郃……
魏延忠勇如此,却被硬生生地扣上一顶“脑后有反骨”的帽子,硬写他要谋反。由“脑后有反骨”而推断魏延必然谋反,这只是一种皮相之学。这样的写法既不符合历史真实,让魏延成为三国时代形象被歪曲最严重的人物,也缺乏文学刻画上的说服力,成为《三国演义》中塑造得并不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不过,在皮相之学盛行的时代,人们大多相信“反骨”之说,罗贯中、毛宗岗也不能例外,这就是魏延这个叛逆形象形成得不到纠正的原因。再加上《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太深入人心,只有极少数人关注魏延的历史形象,在普罗大众心目中,他在小说中的叛臣贼子这一形象已经很难翻案了。(老王不卖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