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的高考结束了,不久后,再度传来因高考不理想,考生跳河的新闻,孩子的妈妈崩溃大哭,可是一切都太迟了。
每年高考后都有类似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在心痛之余都不免感叹一声:“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扛不住压力,一点挫折都经不起!”
教育专家也经常说,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大堆人的宠爱,而且现在经济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孩子没什么吃苦的机会,所以都缺乏抗压能力。
“挫折教育”不断的被提出,很多父母非常认可这点,于是常常人为的去为孩子设置一些挫折,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抗压和受挫能力。
孩子是不是真的缺少有挫折的环境?
当然不是!
孩子的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压力和竞争,只是父母们看不到,或者忽视了。
我们这一代人在学生时代还处于相对单纯的环境,同学之间基本上只是在比较成绩,而如今,贫富差距非常大,孩子不光是要承受着学习的竞争和压力,同时还要承受着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甚至外貌的压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课业的繁重,课外的培训,班级的排名,小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没完没了,小小年纪的孩子,书包都非常沉重。
其实孩子们的天性都是向上的,都非常渴望得到认可和荣誉,但在学校里,老师却更会倾向于成绩好、表现好、性格好甚至外貌好的孩子。
再者,都是一般大的孩子,可能在同一个班上,有的孩子父母只是普通学历,有的孩子父母是海归博士,有的家里几口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有的天天保姆接送上学放学,每到放假的时候,一些孩子只能在家里呆着,而另一些孩子却跟着父母天南海北的旅游......
除开这些,仅仅在成长和学习中......
有谁在学习中是一学就会,会了就不忘,一通百通,从没遇到过问题的吗?基本不可能,即使成绩优异的孩子,也会在学习中遇到瓶颈和困难。
这些全都是压力和挫折。
现代社会抑郁症患者比较普遍,而近年来低龄化驱使也越来越明显,焦虑抑郁的儿童患者越来越常见,最小的才七八岁,而青春期少年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的甚至自残和自杀。
被同学的嘲笑、被老师的训斥、被父母的责骂、考试的失利,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外面临着竞争和压力的情况下,在家里不但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反而父母还人为的去给孩子制造挫折。
在面对外面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和挫折之下,不但不会提高孩子的受挫折能力,反而会让孩子精神绷紧,可能连最小的挫折都承受不起了。
你希望孩子从挫折里学到什么?
当你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到底是想从这种教育中达到什么目标?
有的父母说:
“希望孩子不要太骄傲和自满。”
“希望孩子能吃苦。”
“不要满足于现状。”
可是,真正的抗挫能力是什么?
面对挫折,不被击垮,能够再度站起来,继续面对,具备百折不挠、有韧性的品质。
怎样才能让孩子提高抗压和受挫能力?
父母自己首先要明白道理:
你在外工作,也会面临竞争和压力,回到家,你希望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氛围?
当你在加班加点工作的时候,是不是希望老板在一边呵斥你?
你受到了一点挫折,而别人给你不停的讲大道理,你会感觉很高兴吗?
1、给孩子情感支持
父母能够对孩子的感受共情,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着孩子对你的意见接受度有多少。
在孩子感到受挫,遇到困难,情绪低落的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家里对他的情感支持:“孩子,无论你有没有成功,爸爸妈妈都是无条件爱你的,虽然我们也希望你能够达成目标,变的非常优秀,但是生活并不总是让人如意,当你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会全力去帮助你和支持你。”
父母如果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孩子就会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和用正确的方式去发泄负面情绪,这是一个长期锻炼和积累的过程。
2、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有问题,就事论事,解决问题,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率的方式。
孩子本来就遇到了问题,而父母却说:“多大点事儿啊,至于不?”“你真是没出息,这点事儿都做不好。”“你看谁谁谁,就比你强多了。”“下次长点心,记住教训!”
孩子年纪尚小,很多时候光靠自己解决不了问题,达不到自己的目标,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孩子一起想办法,才能让孩子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如何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种只会打击孩子或者对待孩子的问题表现冷漠的父母,只会让孩子的信心受挫,并且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根本不可能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3、告诉孩子人生不完美是常态
如果父母忍受不了孩子一点失败,任何错误都要去纠正,去指责,就会让孩子认为错误是不能接受的,犯错是坏孩子,犯错是可耻的,犯错是无能的。
而现实中,人人都会犯错,人人都有失败的时候,这才是常态,当这种常态和父母的教育冲突时,就会让孩子害怕挑战,害怕失败,认为自己无能,这样的孩子是无法面对挫折和困难的。
告诉孩子:“人不会得到想要的所有东西,也不是每个目标都能达到,即便非常努力了,可能也达不到预期,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即便是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
人的坚强和内心的力量,都来源于爱和安全感。父母本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有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爱,充满力量的去面对世界,而不该打着爱的名义,故意去让孩子受挫折,去消耗孩子的精神,从内部摧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