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篇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是台湾作家张文亮写的。我摘抄其中一段如下: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不知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这只蜗牛,任凭我们怎么催促、责备、打骂、说教......他依然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地在前行,稍不顺心就开始大哭大闹。 其实我们养育孩子就要有牵蜗牛散步的心态,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是养育孩子如此漫长的过程。但如今社会应试教育的弊端让父母们都太过短视,而攀比心态又让父母过于浮躁。我们极少能沉下心来观察我们的孩子,了解他们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如果你看到了这篇文章,请每周至少用两次半个小时的时间段来细细在旁观察孩子,用心去看见他。
我家孩子每个周末上完兴趣班后,都会一如既往地跑到门口去看那堆摆放在地上准备送给新学员的玩具,我称之为“过眼瘾”,一般我就在旁边静静等他,不去催促他,因为我知道他打心底里喜欢这些东西。他知道不是每件玩具都可以带回家,但是可以在这里看看它们、摸摸它们。每次看他来回在那里走动徘徊,一会儿蹲下一会儿起身,我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之情。记得有一次,他准备起身出来时,有一盒玩具倒在地上了,他双手把玩具从地上扶起来让它稳稳地立在那里,然后才走出来。我微笑着迎接他,说:“妈妈注意到你刚才有把倒在地上的玩具扶起来放好哦。”他高兴地说:“那个玩具倒了,我就把它扶起来了。呵呵……”试想,如果每次我都是不耐烦地催促孩子或者把他强行拉走,我又怎么能够看见这么美好的一幕。
孩子天生的节奏就是慢慢的,跟成人要求的快速是有差别的,更何况,他们并不具备很多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有的技能。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而应该引导他们做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当行为。
也许你会问,那么孩子拖沓就不用管了,任凭他们自由发展么?我们肯定不能由着孩子自然生长,父母应该做一个有效的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强权者或者控制者。我们可以花时间训练孩子,让他们逐渐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他们做事的效率和能力。而不是插着手站在旁边,一味地指责和辱骂孩子。就像蜗牛一样,你可以引导它往哪个方向上去走,但是不能使劲拽着绳子强迫他超越自身特点拼命往前赶。
都说孩子的到来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幸事,提醒我们要慢下来,去细细体会平常忽略掉的生活的细小美好,让我们更能从他们的眼中、口中去发现世界的纯真与清澈。让我们慢下来,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再次体会童年的温馨,去领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当你再次对于孩子的“慢”而感到焦虑和愤怒时,不妨找到这首小诗读一读,或许会给你不一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