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太阳和北风在比赛,看谁能把旅人的衣服给脱下来。北风呼呼的吹,想把旅人的衣服用大风给吹下来。可是,寒冷让旅人把自己的衣服裹的更紧了。太阳出来,晒呀晒,旅人热了,自然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了。这个和我们人和人的相处是一样的。控制太厉害,只会让人反弹更多,防御更大。但是假如能深入人的内心,自然而然就能影响他。
人的行为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在水下庞大的部分,才是人的潜意识(包括你的感受,你的信念,你未满足的期待,你童年那些经历带来的低自我价值),才是支持人们做出这样和那样行动的部分。如果只看表面的行为,就容易争吵,辩论。
走一次自己的冰山吧
行为: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看到孩子不会做加减法。
应对:我指责孩子,怎么不肯动脑子。这个就是上一篇说的沟通类型(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
感受:我的感受是焦虑,担心,愤怒。(感受比较容易找到)
观点:孩子数学好就是聪明,以后不用担心学习。孩子不肯动脑,学习跟不上,老师不重视,没信心以后可怎么办啊。孩子笨我没面子啊。(观点其实很难审视,因为观点是自己从小习得的信念,自己认为是百分百正确的,还用的着审视吗?观点是信使,它是带着信息而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观点只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并不代表这个世界的真相。
孩子5岁多数学不好就代表没有数学脑子吗?5岁多的孩子数理抽象思维还没建立好呢。有没有孩子学习不够好,但是很自信呢?有没有孩子学习不好,但孩子很积极,心态很健康,有人生目标呢?有没有学习不够好的孩子找到了人生目标后,活得很精彩呢?
我们该问问自己,我的观点是真理吗?
观点背后是期待:很多你认为对方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是想让对方满足你的期待。
我的期待是什么呢?期待孩子学习好,人缘好,自信。
期待这个事情唐老师重点讲了。期待是我们人生的希望,也是我们痛苦的来源。痛苦来源于你有过高的期待,或者你根本看不到你自己的期待。比如一个小伙子,他从小有个期待,要做一个出人头地的人上人。这个期待真的很高,但是长大之后,35岁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他只能把这个期待深深的埋藏在潜意识,他无法看到它,但是这个期待是存在的。所以他平时容易焦虑,紧张,自我攻击,都是来源于这个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期待。
还有的人根本没有自己期待,他扛着别人的期待,这种情况,他做事情是没有力量的,因为他没有走在自己的路上。
那如何满足自己的期待呢?
首先,我们要看见自己的期待。看到之后,1. 如果这个期待已经让自己产生内耗了,我们可以选择放弃这个期待;2.或者不用期待那么高不用做到100分,做到60分就可以了;3.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满足这个期待,当你选择为自己负责时,你可以找到很多方式满足自己的期待;4.我们保留着这个期待,选择内心承受这些痛苦的代价;5.我们可以努力实现这个期待,但是人们容易被自己的信念卡住。这种情况需要告诉自己,人生是始于今天的,如果只看到过去,我们永远无法起步;6.看透期待背后的渴望。
看透期待后面是自己内心的渴望,渴望就是内心的呐喊,心底里的诉求。
讲到这里,唐老师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男朋友和她分手,她一直不肯分手,期待她男朋友给她一个解释。痛苦了好多年。这个女孩内心的渴望是什么呢?真的是男朋友的一个解释吗?她其实渴望的是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这是她内心的诉求。如果她看到自己内心的渴望,她就知道,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只有让“男朋友给自己一个解释”唯一一个办法吗?显然不是。有很多种方法(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等等),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我们习惯在外面找爱,但是忘了爱其实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那我期待孩子表现好内心的渴望是什么呢?是渴望孩子被大家接纳,被大家喜爱,那我也能被接纳,被爱。
其实渴望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接纳,认可,爱的渴望。
我们平时的争吵,就是2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在争夺爱。比如说,一个人习惯于指责,另一个人惯于压抑自己讨好,或者一个人超理智辩论。其实都是希望对方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每个人内心的爱是俱足的。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自己首先能给到自己爱,爱才能溢出来,给到对方。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是不会因为指责而生气的,指责反而会调动起他对对方的好奇,好奇对方是怎么了?才会指责自己,对方的渴望是什么?自我价值感高的人能够直接满足对方的渴望,对方就不会再指责,讨好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看见了对方,这样才能形成助益性关系。当对方指责的时候抱住对方,告诉她,我看到你的期待了!当对方讨好的时候,告诉她,你不用委屈自己讨好我,我看的到你的伤痛的地方,你可以告诉我,我接的住!当对方打岔的时候告诉对方,我们两的关系是安全的,这并不代表你不好,我们可以讨论这件事情。
真正良好的关系来自于2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互相满足对方的渴望,一起成长。
如何能满足自己內心的渴望呢?
首先,我们要觉察到自己的渴望,比如渴望是被认可,被尊重,被爱。然后接纳自己当前自我价值低这样的现状。陪着自己在这个状态呆一会儿,不用给自己增加更多的自责,内疚了。接纳之后,状态可能慢慢变好,然后自己再做一个决定,如果还是想让别人满足自己的渴望,我该做些什么?不过你所做的不会再是惩罚,生气和冷战的方式了,方式肯定会温和很多。你也不再会被对方的渴望所绑架。在不断到觉察,接纳,做决定下,你的状态就像是水一样,水滋润万物,但不会和万物争抢。这应该是真正自由的状态吧!
渴望背后是最核心的部分:自我
这个自我是指的我们生命的核心,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的使命感。当你找到了这些核心的时候,你还需要向外界找自我价值吗?你的价值是和这个世界建立的连接。
唐老师在这里举了乔布斯的一个例子。乔布斯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他的使命是改变这个世界,他为什么能那么自信不用看市场调研,用手一摸就说只有这种玻璃才行,就是要这么薄。为什么他的内心这么强大?因为他的使命感就是改变这个世界,他是为了这件事情活着的,这是他的自我,他的生命力所在。追根溯源,他的使命感是来自于他的原生家庭。。。
2个高自我价值的人,不向外界索取的人,才能体验到灵魂和灵魂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