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鸣
我常对别人说,我的正职工作是带小孩,兼职工作是写作。其实这是开玩笑,事实上,我在带小孩方面投入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写作的时间。
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在两个孩子出生成长的过程中,我的时间投入也明显不同。大宝在三年前出生,那时候我还在给长篇小说写存稿。作品还没有发表,写作压力并不大,因此有比较多的时间投入到育儿这方面。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唱歌给肚子里的宝宝听,所谓的胎教。孩子出生之后,我也有时间陪她,常常逗她玩,给她拍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待她长大一点,就带她到处去玩。
二宝的待遇明显不及他姐姐,怀上他的时候,我正好处于最忙碌的时期。有过头一胎的生育经历之后,这一次我和妻子淡定了很多,也懒了很多。怀着二宝的过程,妻子没有怎么给宝宝做胎教,我也没有唱歌给宝宝听。二宝出生之后性格明显跟大宝不一样。
两个孩子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睡觉上。大宝睡得很沉,一旦睡着了就会持续睡很久,期间就算听到比较大的声响也不会醒过来。二宝睡得很浅,常常入睡片刻就会惊醒过来。另外,二宝特别喜欢吮拇指,就连睡觉也要含着手指。让人感觉这孩子特别没有安全感。我不知道是不是跟欠缺胎教有关系。二宝出生之后,工作越来越忙,尽管在家的时间很多,但我跟他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奶奶在带他。我也很少给他拍照,录视频。待他长大之后大概会怪我偏心吧。
对二宝,在相伴方面我心有亏欠,而对大宝,我感到亏欠的是对她的教育。大宝小时候很听话,很好带,基本上不用我怎么操心,我只需要在闲时带着她到处玩就好了。大宝两岁之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这小家伙变得越来越难带。她非常看重一些所谓的仪式感,坚持着一些大人眼中不好理解的习惯。有些事情必须“亲力亲为”,别人帮她做了,她会大发脾气。到了这个时候,我发现之前学习的一些育儿方法的皮毛完全派不上用场。
我无意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慈父的形象,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做不到时时刻刻耐心温和。我也会生气,也会大声训斥,必要时也会用一些体罚手段。在这些时候,跟孩子的相处就是一个互相折磨的过程。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常会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他们无法理解现实世界的自然规律,无法理解社会规则。大人没有可能一味去迁就,只能去耐心引导。但是不能指望每个孩子都能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也不能指望每个成人每一次都有灵感有方法去指引。
每当大宝不听解释大哭大闹的时候,我都感到深深的无奈,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力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对育儿知识的摄入严重不足,跟孩子的相处很被动。孩子成长的速度比我预想中快得多,仿佛昨天还是贴心的小棉袄,今天突然就成了捣蛋王。孩子三岁半左右,我们让她上了幼儿园,在集体环境里她慢慢感受到一些约束力,也对自己的老师产生一种权威感。到了现在,当她不听话的时候,用“老师会批评”这个理由一般能镇得住她。只是我也知道用恐惧来支配孩子对她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如何让她理解爱,用爱和体谅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一项更为高深的课题,也是我目前需要去探索求证的东西。
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有时候我会反思,孩子身上出现了这个问题,是不是我造成的,是不是我的日常举止对她造成了相应的影响,又或者是其他跟她接触的大人小孩给她灌输了一些错误的思想。
大宝成长过程是警示,让我意识到自己不能盲目自信。二宝的出生,又是一次练习的机会。我不知道在二宝两岁多的时候,他会不会比大宝更难带。随着他慢慢长大,我也有一种压迫感,要尽快去学习了。孩子的成长会快得出乎意料,要让自己有良好的心态和足够的心智去面对。而且我发现两个孩子的性格并不一样,适用于大宝的经验可能不一定适合二宝。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天都是新奇的,每一天都要重新学习。
我发觉这些年来一直忙于写作,还没有好好学习怎样去当一个好爸爸。这些天我想了一下,觉得要给自己定一个长期计划,让自己演好爸爸这个角色。
首先最重要的是,系统性去看一些育儿书籍,学习和吸取一些有用的儿童心理知识,以及合适的育儿方法。
多花时间陪孩子,争取每天都陪孩子去公园散步。跟孩子谈谈心,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尽量去理解孩子的世界。每个周末和妻子一起带孩子出去走走,增进亲子关系。计划每年带孩子出一趟远门游玩。
保持自己的长期锻炼计划,待孩子长大一点就带孩子跑步,教他们游泳,让他们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因为我小时候偏食,不爱运动,所以从小到大身体瘦弱。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痛点,希望子女不要像我这样。
在写作过程中我有一种很深的体会,看过很多写作的教程,没有哪一本教程能完全解答自己写作上的疑问,不同的教材对相同的问题还可能持相反意见。这些答案都是随着自己在写作上练习得足够多,然后自行顿悟。推广到育儿领域想必也一样。不能指望看几本书就能把孩子教育好,必然也是一边相处,一边思考,一边改进。
写作也好,带娃也好,都是修行,都是在不断的练习当中修正自己的不足,成为更好的自己。于写作,就是提自己写作技巧,成为更好的作者;于带娃,就是成为孩子心目中更好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