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学习,是高效的学习方式么?
听书学习,或许是大脑的一种自我欺骗, 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认知心理学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 「短时记忆理论」(short-term memory)
来自环境的信息短暂的保持在我们的感觉存储中,如果没有受到注意便会消退。短时记忆理论认为,受到注意的信息会进入中间的短时记忆,在那里信息得到反复的复述,才能进入相对持久的长时记忆。
模型如图所示:
而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项典型的记忆实验中,被试人员通过反复默念来复述数字。这里假设一个项目每次被复述时,信息都依一定的比率转移到相对持久的「长时记忆」。但是,如果这个项目在转化为持久的长时记忆表征前离开了短时记忆,那么就将永远消失。
一个人无法将信息始终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因为新的信息总是不断进来,并将旧的信息从容量有限的短时记忆中挤走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不知哪里浪。
当我们天真的以为,各种听书音频不断地灌入我们的耳朵,同时也会存在记忆当中,那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特点,就决定了单纯听书的学习方式,效率高但是效能不高,最终可能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高效率,不等于高效能。做正确的事情,远远比高效率重要的多,方向是错误的,加速只能走向死亡
社群学习,或许很多时候也是低效的
在开智,有着不变的定律:输出大于输入,生成大于管理,源头大于碎片
阳志平老师如是说:
多数学习型社群是低效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不符合认知科学原理。有的强调大牛讲座,有的强调订阅专栏,有的强调读书/听书/拆书,它们也许有些微价值,然后从大时间周期来看,是低效的甚至反科学的。你见过哪个大拿是听讲座听出来的或者只看书看出来的?所谓大拿,是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而听讲座、订阅专栏这种行为无法大时间周期践行。那些知识,就好比听了很多别人的道理,多数是司机知识,对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帮助微不足道
在开智部落,只剩下「卡片大法」,反常识、时间脉络、信息源头,这些足以帮助你实践一辈子的。
注重每天的最小行动与大时间周期的持续积累,多年后由点到面,积少成多,终有一天,蔚然大观
记忆的秘密:增细加工
卡片,是增细加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我们时常被困在记忆材料的困境当中呢?反复重复要背记的材料,是最高效的方法么?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需要理解「增细加工」(elaboreative processing)这个概念。首先,外界一切输入的信息,都会短暂地储存在大脑皮层的感觉记忆中,如果这些信息被注意到,得到进一步加工,就不会流失。有证据表明,增加细节的加工越多,记忆效果越好,这包括创建与需要记忆的事物有关且对它有所补充和扩展的额外信息。
所以我们在背记材料的时候,应该创造、构思能够提示该材料的细节内容。正如我们利用卡片大法的时候,加上自己的理解、联想、 亲身例子等等,那么在我们尝试回忆卡片内容的时候,前面这些细节,就想一个个的钩子,帮助我们回忆起卡片的内容。而仅仅摘抄卡片,是达不到这样的目的的。
同理,在背诵其他材料的时候,多发挥联想的力量,或者,利用费曼学习法,尝试向其他人教授你正在学习、记忆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增细加工」的极好方法。
总结
抛弃听书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向强调输出的学习共同体
审视你参加的大部分学习社群,是阉割知识焦虑?还是熟读精思,精耕细作,雕琢自己?
运用卡片大法与「增细加工」,让所学刻入记忆,成为自己攀岩大山时打下的一个个钉子,不用担心从头做起,持续精进。
ChangLog
2020-2-16 by Up后翻学长
参考资料
- 「阳志平老师」网文
-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约翰·安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