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爱人聊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现三观不同,沟通起来还是蛮难的。
爱人属于70年代的人,对教育的理念是棍棒之下出孝子,所以他觉得对孩子得打压式教育。 我是80年代的人,我不太喜欢我小时候的家庭氛围,我总觉得父亲不苟言笑,太严肃了,只要他在家里,家里都不敢有说笑声,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我觉得我的一米五的身高就是受此影响的 ,整天小心翼翼,紧绷着自己的身体,就感觉身体没有舒展过,所以我不太喜欢严肃的家庭环境,希望给孩子更多的积极正向的引导,而不是讽刺挖苦的语言去激励孩子。
基于不同的三观,每次看到爱人在批评打压孩子的时候,我总觉得他做的不对,想去纠正他,在他用语言去批评孩子,去贴标签的时候,孩子委不委屈我不知道,但是我特别的委屈,然后又觉得自己好像翅膀硬了,马上就和爱人怼了起来,亲子之间的矛盾马上就转变成了夫妻之间的矛盾。
我们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这种战争也会时常发生,最近看到12岁的儿子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样子有点后悔。我们究竟在孩子面前示范了怎样的相处模式?我的需求是什么?
现在觉察我的需求是家庭的和谐,那我的所作所为达到了和谐的目标吗?显然而不是的,只是在表达我的愤怒而已。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根据目标做选择,尽量避免和爱人当面冲突,事情发生了,当下问一下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充当充当爱人的翻译官, 看到他那份表达背后的需求,然后把这份需求给孩子翻译一下,让孩子明白爸爸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驾起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桥梁。
我要在家庭的排序,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爸爸妈妈相亲相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