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道德经》第3章原文: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生于乱世。乱世中的人都渴望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还有一些人,除了向往美好的治世,也努力探究乱世之源与治世之道。
老子很超然又深谙人世之道。只可惜,老子也不能免俗,甚至可以说是为愚民政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与证明。
他认为乱世始于民心乱。而民心之乱,在于统治者“尚贤”和“贵难得之货”,从而导致老百姓争名、争位、争利,甚至为盗。因此,老子给统治者的建议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让老百姓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其实也就是做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接近于动物的人。另一方面,让老百姓无知无欲,即使聪明也老老实实,不敢做点什么,实则是一群顺民。
所谓“为无为”,并不是说统治者不做事,而是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不需要做事。而要达到“无为”,前提就是让民心不乱。做到了民心不乱,就可以“无不治”。
老子的观点让我想起了美国当代政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上个世纪80年代读过他的成名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凝聚了他对社会政治生态深刻的分析与洞见,其中的一个观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他认为,新近独立国家的实际经历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和政治混乱。背后的原因是,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社会动员所描绘的美好蓝图,超越了现实的状况,令老百姓无法参与政治而产生挫折感,无法获得政府所承诺的实惠而产生失落感,其结果便是社会动荡。
亨廷顿的观点其实是老子观点的现代版本,前者只是因为用现代语言在美国的舆论场发表,所以让亨廷顿成名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老子与亨廷顿都认为,统治者或者政府官员要让老百姓支持自己,并有热情与干劲,就得给他们描绘美好的愿景。但是,如果这个愿景过头了,与现实差距太大,承诺不能兑现,社会就有可能不安宁。
最后,我想还是说回到写作上来。
文章常常也要做描绘愿景的事,告诫人们可以努力去实现它。这种类型的文章大致就是我们所谓的鸡汤文章。
鸡汤文在网上很受欢迎,但是又有很多人骂鸡汤文,说鸡汤有毒。
原因何在?
就在于鸡汤文激发了读者的热情与对美好愿景的向往,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伟大的目标能够变成现实,需要资源、能力、方法、机会,而不仅仅是热情,因此,大多数人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因为喝了“鸡汤”而心乱了,心乱了行为也乱了,最后把自己的生活也搞乱了。
所谓“鸡汤有毒”,老子是不是在两千年就预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