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自己的工具
很长时间以来,自己也沉醉于各种的捷径以及爱好储存各种资料,“21天速成XX”,“提高效率的4个小插件”,“提升工作效率的10个必备软件”,如此之多,其实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和我一样,会不会太关注与工具。
还没有开始学画面,就需要准备好画笔、画板等材料,还要上网比对,哪个性价比高,哪个的质量更好。想学口琴,就上网搜哪些口琴更好学,选好蓝调口琴后,要选哪个国家哪个牌子的会更好,在上网搜索各种攻略。于是乎等下单了,到货之后,却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了。这就是用购物欲来激发自己学习的欲望,但购物欲没了,也就不想学习了。
偏爱收藏资料
自己收集的英文资料几G,却几乎没看过,收集到ppt模板成千上万个,可里面有多少个是你自己有去看过的。我们都收集过太多的资料了,随着大容量硬盘的普及,收藏数据似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癖好。可是扪心自问,这些数据这些资料我们什么时候会翻阅,什么时候会查看,转变为我们自己的内在的知识和素养呢?
等我们需要用到英语时,还是那几个简单的单词和句式。当需要制作ppt模板的时候,还是用回原来那几个模板,更不要说想做什么扁平化的ppt了。
永远只停留在前面,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工具,也不是一大堆的资料。而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最终想干什么,我们的目的在于学好这门课程,不断提升自我,那么我们就踏踏实实的学习,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好好学习下去,慢慢的将最核心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水过鸭背。
寻找解决办法
当我逐渐意识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我开始寻找解决办法了。结合过以前看过的《断舍离》、以及关于个人知识体系的文章。我慢慢将对我自己的解决方法提炼出来了。
打造个人知识体系(最核心)
为什么打造个人知识体系是最核心的?这么说吧,相对于其他方面的东西,我们可靠的是自己的知识。相对于零散的知识,一个成体系的知识系统更能让大脑牢记知识。也就是托尼·巴赞所推行的《思维导图》如此盛行的原因之一。散乱的知识如在微信、微博看到的信息,我们只会过几天就会遗忘掉。
践行
说到这里,我也走出了第一步。
把我印象笔记的文章好好的分门别类的进行处理,好好的建立属于我自己的个人体系,把之前的几年收集下来几百篇的笔记整理删除,归整为一个体系。将那些我在也不会去看的东西删掉,统统删掉。
将剩下的东西形成A、B、C三个系统,再按照数字进行细分。已经对自己所储存的知识体系进行调整,接下来,我会在几个大方面对自己做出要求并进行一个调整。
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我也不必多说了,虽然目前没有特别的情况要求我对英语进行提示,但是还是希望自己英语可以独挡一面。(参考书籍:恶魔奶爸的《把你的英语用起来》)
健身
有氧+无氧,前几天刚刚发烧,身材算是肥壮,希望自己通过健身身体更棒,身材也有一定的线条感。(参考书籍:斌卡的《一平米健身》)
PM&Python
过多几天就正式告别自己所在的行业了,正式进行互联网行业,因为也希望对关于PM的东西进行了解。以及于python也可以帮助了了解编程上的一些东西,我想也是必须的。(参考书籍:网易云课堂的相关课程)
摄影和ppt
至于摄影和ppt,怎么也是要学的吧?!!!(主要还是参考知乎上的教程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