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58篇。
《论语述而篇第七》第一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李里先生《论语讲义》认为:《述而》篇是孔子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集中记录。第五、第六篇讲人才的重要性、对人才的评价及对人才的要求。而人才从何而来?从教育中来,故第七篇紧接着讲教育。孔子的理想是通过教化来改变社会现实,故而教育就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所以《述而》篇在《论语》中有极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旧时代的平民弟子在私塾中读《论语》往往从《学而》读到《述而》就对孔子思想基本明了了,并终身受用,原因就在这里。
“述而不作”是整个第七篇的核心思想。
孔子说自己是这样一个人:“传述圣贤之道而不妄作,相信而又喜好古代的文化“,他谦虚地说“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是两个人。老,是老子;彭,是彭祖,在古代的史料上,一般人说他活了八百年。
如何理解这句话?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家最为关心的。
什么叫述?就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流传下来,比如我现在简书上写《悦读论语》,这就叫做述,把圣人之道解读给大家听,但不是“废书不观”,这些书都不要了,我就在群里瞎讲。
在这个传述的过程当中,就有一个问题了,因为讲的是古圣先贤的学说,不管在道理、时空,还是语言方面都有障碍,不容易听懂。听不懂怎么办呢?听不懂,就需要用能使当代人听懂的方法,来为大家讲。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很深厚的思想就是“信而好古”。信,就是起信、诚信,儒家很讲信。圣人之道首先是信,没有信就不可以敬。首先是信古,信而好古。为什么要信而好古呢?中国是农业国,种庄稼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经验。有经验才能使我们的庄稼长得好,经验从哪里来?从老人那里来。所以要敬重老人?因为老人有经验。青年的经验都是老人传给你的,代代相传。其实这个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深意,代代相传。所以信而好古,是保持历史人生的经验,孔子对此,持以非常慎重的态度,实在了不起。
可是他还谦虚地说“窃比于我老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想向老子、彭祖看齐。这两个人都是讲传统文化,而且是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总而言之,他等于是自我幽默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一个老古董而已。”
其实,现代提倡读论语,讲论语,我又何尝不是一个老古董。只不过我是利用了现代化的互联网和简书的工具。很多人认为这则论语与现代社会不符,因为现代一直的提倡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创新从何而来?创新的目的又是什么?没有继承,就很难有发展,推陈出新。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创新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了人生的幸福和人类的福址。这方面中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