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书渐渐接近尾声时,我能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对福特先生的钦佩。在工业时期福特先生就意识到了“服务”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的管理哲学即使放到当代企业管理中依旧适用,依旧值得深入学习。
福特先生对汽车的坚持与疯狂,对机械的了解与狂热让我感动,能找到一件自己一生之中值得不断为之付出心血的事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他对机械、对汽车的态度,疯狂而又不失沉稳冷静。持续不断的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内燃机的马力是他研究汽车始终如一的追求。在做事的路上,成功者一定具有的品质那便是始终如一。
在公司内部,福特先生对待公司员工,尤其是对如何处理公司与员工利益分配问题上刷新了我之前的认识。我之前看到的了解的是公司由于员工共同分割公司的利益。但福特的分析却才符合公司存在的真正意义。公司的意义是服务大众用其生产的产品。公司的存在应该为社会责任,福特公司的员工有健全的人也有残疾人,并且他在招聘员工时也会照顾到员工的家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益于自己的公司,员工不会分注意力去担心他的家庭这样自私工作时员工就可以更专心的付出与思考了。这样的状态下公司的效益也会有所增长,员工因为工资高而更加专心地工作,企业虽利润较多的分给了员工,但内部员工的高效率工作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如此循环下员工与企业进入良性循环互利双赢的状态。在福特的管理哲学中他给员工定义另一种身份-消费者,并且占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毕竟富人仍是一小部分。尽管富人每次的消费额可能很大但在总量上也不上中、下级收入人群。只有提高员工的工资他们才有购买力,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产品的价格,他们才有可能购买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
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在公司里面他是你的员工但他走出公司走向市场他就是你的消费者、你的客户。如果这部分人没有能力消费那么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会被消费那么多。产成品由于生产效率低再加库存费用导致的成本增加就无法避免。虽然这样的产成品也会被卖出的可能但利润也不会增加太多。在这样的状态下公司虽然不会死掉但也不会有太高的发展。
福特的不做公益的想法更是提高了我的认知,如果一个公司在员工对待选取上,会照顾到他的自身条件及其家庭,(比如:将残疾的员工放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让他们通过工作来获得生活来源)就已经是在分担社会责任,这才应该是一切公益的初衷。真正的“公益”应该是由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后无公益可做。
总之,这本书值得深深品味。